正文 第19章 軍民齊心(3 / 3)

在場眾人無不為兄妹三人的神力所傾倒,他們將兄妹三人奉若神明,村民們竟情不自禁地對其頂禮膜拜起來。兄妹三人趕緊跪倒給村民們還禮,高經緯一抱雙拳道:“鄉親們快快請起,折殺我們兄妹了。其實我們和鄉親們都是一樣的人,隻不過機緣巧合,徒有一把力氣而已。”村民們哪裏肯聽?還要再拜。李梧桐上前把手一攔道:“鄉親們,我同大家一樣,對公子兄妹都崇拜得五體投地,但我覺得不應把崇拜停留在這些繁文縟節的形式上,而是要讓它成為一種信念,堅信隻有奉公子的號令行事,鄉親們的身家性命才能有保障,日子才會一天天好起來。這次行動就是公子兄妹發起的,所以大家要抓緊時間,做好各自分內的工作,用實際行動來體現對公子兄妹的崇拜之情。”李隊長一番因勢利導的話,使得眾人不再堅持膜拜,而是一心一意幹起活來。他們七手八腳將大塊岩石運到山上做礌石,又把骨骸殘衣和瑣碎石塊運到遠處填埋溝壑。

兄妹三人則奮起神威,將所有該鑿的岩石全部劈落。中午時分山體改造工程宣告竣工,隻見兩側山體,至少都是一丈以上立陡的岩壁。經檢查認定地上陷阱一經啟動,被困狼群若想從中逃逸勢比登天。

村民們幫著隊員將鐵蒺藜、釘板和路障裝上馬車,正想放下工具往回返。高經緯縱身躍上馬車,朗聲道:“鄉親們且慢離去,學生還有話說。首先大家手裏的工具不用交回,這是我們送給大家的,其次請大家都到三個隊長那裏登個記,下午好到顧家大院領份禮品,算是我們對諸位的一點心意。”村民們聽了歡聲一片。

趁村民踴躍登記的當口,兄妹三人帶領隊員們,從來時的馬車上分出一半套馬,再加上隊員們的全部坐騎,都套在剩餘的十七輛馬車上。村民們漸漸散去,李梧桐從原有的車把式中指定十二名,駕駛滿載貨物的車輛,還有三名再加上新選出的十七名,去駕駛餘下的二十輛。兄妹三人和三個隊長坐在一個車廂裏有事相商,其他隊員分散在各個車上負責警衛。三十二輛馬車就像一條長龍,奔走在通往顧家屯的土石路上。

車廂裏,高經緯開言道:“現在萬事俱備,隻差誘餌,此一項至關重要,萬一設置不當,輒功虧一簣。”李梧桐謀劃道:“誘餌應以活豬活羊為主,用硬雜木釘四隻大木籠,把十口豬、十隻羊分別放入其中。”劉鬆樵補充道:“裏麵最好再放入幾隻老母雞,用它們遭遇不安時的叫聲來吸引狼群。”高至善道:“為什麼用老母雞而不用大公雞呢?大公雞的叫聲豈不是更大,傳得更遠?”劉鬆樵道:“公雞的叫聲的確很嘹亮,就怕狼群聽見後,誤以為天明將至,反倒不敢來了。”高至善笑了笑表示理解。馮立威道:“這還不夠,到時再宰殺兩口豬,將豬血從東路口一直拋灑到木籠邊,新鮮的血腥味更具誘惑力。”霍玉嬋道:“去哪弄這麼多豬羊?”高經緯道:“這好辦,可以用我們手裏的馬匹與村民進行交換。”

顧家大院裏,靜潔住持和她的娘子軍都已吃過午飯,還特地為隊員們蒸了幾籠屜饃饃,烙了數百張筋餅,還熬了幾大鍋小米稀粥。忙碌了一上午的隊員們,將大車趕進院中安置妥當,又卸下馬匹牽至馬廄,交給娘子軍喂飲,這才匆匆趕往飯堂就餐。

兄妹三人和三個隊長也從車廂裏取出數塊熏牛肉和醬驢肉,切開了分給眾人。一個綽號叫“醉裏乾坤”的隊員嬉皮笑臉地嚷道:“隊長們,行行好,給點白酒吧,不然我肚子裏的酒蟲都快出來了。”劉鬆樵笑道:“那好啊,就讓它出來吧,我還正想見識見識呢!”李梧桐道:“不是駁你的麵子,眼前是頑敵當前,大戰在即,實在不是喝酒的時候。弟兄們都忍著點,等戰鬥結束了,咱們敞開肚皮喝,來他個一醉方休,你看可好?”“醉裏乾坤”臉一紅,連聲道:“好,好,就這麼著。”說著朝自己的麵孔摑了一巴掌道:“瞧你這點出息樣!”隊員們都被他逗得前仰後合,捧腹不止。

剛吃過飯,就有崗哨跑來報告,說有村民前來領禮品,李梧桐告訴崗哨讓村民稍候片刻。接著兄妹三人和三個隊長商量了一下,決定給每個參與行動的村民,一隻燒雞、兩條烤魚、一塊熏牛肉和一塊醬驢肉。劉鬆樵和馮立威帶領隊員負責把牛肉和驢肉切成均等的塊,高經緯負責查驗與登記,李梧桐、霍玉嬋和高至善負責發放。

上午參加行動的村民共計一百八十八人,李梧桐在發放過程中,也把用馬匹交換誘餌的消息通知了村民。得到消息的村民紛紛從家裏帶來豬、羊和母雞,時辰不大李梧桐用十一匹馬換下了十二口豬、十隻羊和二十隻母雞。具體換法如下:一匹馬換兩口豬,或者一匹馬換兩隻羊和四隻母雞。許多村民來晚一步沒換到,都很懊惱。高經緯不得不出麵安慰他們道:“大家不必為此沮喪,以後這樣的機會肯定還有,我可以答應大家,日後誰需用馬匹可以到這裏來借。另外等形勢安定了,每戶都可借給一匹馬長期使用。”這些人聽了才悻悻離去。

隊員們按照高經緯的要求,很快找來了木料和工具。兄妹三人動手,沒過多久四隻木籠全部做好。

兄妹三人、靜潔住持以及三個隊長來到議事廳,就下一步的行動做了人員上的安排。李梧桐率二十七人留守顧家大院,馮立威率二十九人參加戰鬥,劉鬆樵率九名隊員駕十輛大車,送兄妹三人和南泉庵女尼,還有馮立威一行以及豬羊等誘餌去兩山夾道,送到後馬上驅車返回。

高經緯道:“消滅狼群固然重要,但不能顧此失彼,不要忘了土匪還在我們背後,一有機會他們就可能蠢蠢欲動,因此對土匪的防範來不得半點馬虎和鬆懈。特別是這次,大本營人員減少了近一半,李、劉兩位隊長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殊難預料,倘若情況危急,夜間還是點火為號,我們那邊再做定奪。如果沒其他事,現在就準備出發。”

李梧桐率人協助劉鬆樵牽來馬匹將車套好,又為出征人員準備了幹糧、燒雞、烤魚、醬肉和熏肉等食品。馮立威和出征人員把木籠抬到車上綁好,再將豬羊混合,按每籠五隻放入,母雞也是每籠五隻,剩下的兩口豬單獨捆好放在木籠外麵。把木籠門釘好後,所有出征人員立即登車,前麵的四輛車廂裏坐著兄弟倆和馮立威等隊員,中間是運載誘餌的兩輛馬車,後麵的四輛車廂霍玉嬋和南泉庵的女尼端坐其中。

車隊走出顧家大院,一路沒有耽擱,順利抵達兩山夾道。眾人先將外麵的兩口豬抬到路邊,跟著把木籠卸下,沿北麵石壁一字排開。馬車繼續前行,把眾人送到地洞邊,待眾人搬下食品,劉鬆樵遂與眾人作別,掉轉車頭打道回府。

兄妹三人於是打開地洞口,先把靜潔住持一眾女尼送到“世外桃源”,又把馮立威和他的隊員安置在兩個石室之間的過道中,這才走出地洞,直奔龍泉地道入口。在那裏把“大將軍”帶回怪獸室,將“大將軍”身上破損的地方補好,然後駕著“大將軍”重回兩山夾道。

此時天色向晚,太陽已落下山去,西邊的山巒上布滿了重重疊疊、紛至遝來的火燒雲。一陣晚風刮過,兄妹三人立即嗅到一股刺鼻的血腥味,順著風向瞧過去,就見路上滿是殷紅的血跡,這血跡斑斑駁駁越過木籠,一直灑向西側的兩口死豬。三人這才曉得,在他們離開的這段時間裏,馮立威已率人將豬殺死,並把豬血潑在了路上,引誘狼群最後一道工序也已完成。

兄妹三人把“大將軍”藏在北麵不遠處兩棵老槐樹後,環視了一遍四周,見無異常,便一頭紮進了地洞裏,返身再將洞口蓋上。

接著霍玉嬋去了“世外桃源”,兄弟倆找到馮立威,帶他瀏覽了兩個窺視眼,並讓他安排隊員值班,保證一刻不停地通過兩個窺視眼監視外麵。馮立威當即照辦,每個窺視眼各派四名隊員輪流守望。隊員們初次接觸窺視眼,對其充滿了好奇,監視起來格外盡職盡責,這讓高經緯兄弟大為放心。

談到啟動鋼板,兄弟倆決定還按老章程,高經緯負責東石室,高至善負責西石室。臨去時高經緯對馮立威道:“馮隊長,天到這般時候,該讓隊員們吃晚飯了。”

兄弟倆剛剛離開,馮立威正預備把食品分下去,突然一想:“壞了,百密一疏,居然忘記讓隊員們自帶飲水了,這便如何是好呢?”就在他為缺少飲水一籌莫展時,靜潔住持帶著二十個女尼給隊員們送粥來了,這讓馮立威喜出望外。十桶小米粥冒著騰騰的熱氣,擺在隊員們的麵前,女尼們把碗筷塞在隊員們的手中,隊員們麵麵相覷,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隻能一個勁地高誦佛號“阿彌陀佛”。還是馮立威快人快語,說道:“讓師太們如此費心,俺們心裏甚是過意不去,日後有用得著俺們的地方,隻要師太們言語一聲,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俺們也不在乎。”靜潔住持回答道:“馮隊長言重了,些微小事何足掛齒。大家患難與共,同仇敵愾,都是道上的朋友,相互扶持,分所當為。請諸位快用餐吧!貧尼上麵還有事要辦,這就告退了。”馮立威肅穆道:“師太請自便,在下恭送師太。”

每個隊員都領到了一份食品,有饅頭、筋餅、燒雞、烤魚、醬肉和熏肉。馮立威還特地派人把食品和熱粥送到東、西兩石室,給那裏的兄弟倆和值班隊員。這頓晚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快活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