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經緯的指示,娘子軍們首先對馬車上的物品進行了歸納分類,共整理出八車糧食、一車鮮菜水果、一車鹹菜泡菜、兩車山貨(包括銀耳、木耳、蘑菇、竹筍、腐竹、粉條和黃花菜等)、兩車被褥、兩車衣物和兩車炊具器皿。然後她們著手回收弩箭,撿拾兵器及工具。
兄妹三人則將東西兩側六頂帳篷拆下、疊好,送到下麵的石室裏,而後又把糧食、山貨、被褥、衣物和炊具器皿的一半及鮮菜和水果的全部運到“世外桃源”中,再將東側的釘板、鐵蒺藜與路障全部拆除,擱置到路邊。擱置到路邊的還有盾牌,奄奄一息的傷馬及土匪的屍體。
此時靜潔住持和她的娘子軍們也完成了手裏的工作,並把弩箭、兵器和工具放入地洞裏。
靜潔住持應高經緯的要求,派出十一名會騎馬的女弟子跟著兄妹仨,分四次去東麵路邊牽來五十七匹健馬。回到地洞邊,大家將事先選定的載有糧食等物品的九輛馬車,以每輛五匹健馬套好,又挑出三輛帶轎廂的空車,用每輛四匹健馬套上。兄妹三人返回地洞中將石門逐道關好,然後離開地洞口,並使青石板蓋上,再把所有燈籠拆下,按從前到後的順序分發給前麵的十輛馬車。高經緯在十一個女尼中指定九名駕車,其餘的隨靜潔住持一眾女尼分別坐進三輛空車裏。十二輛馬車浩浩蕩蕩,在兄妹仨等人的驅趕下,拂著子夜的山風,朝著南泉庵一路馳去。
馬車從南泉庵山門魚貫而入,直奔後院庵堂。眾人用了半個時辰,才將馬車上所載物品經地窖搬至南泉下院。稍事休息,又隨兄妹三人重返山口地洞。
眾人驚異地發現,由於東路沒有了路障等物的阻隔,大批馬匹自動聚到了地洞邊剩餘馬車圍成的圈子裏。
考慮到過不了多久就會天亮,而他們又須前往顧家大院,所以沒必要將馬解下,相反他們還給原本四匹健馬的三輛車補足了五匹的數。於是他們將馬車趕到中路的位置,又將土匪的屍體和前麵路障等物清理到路邊,再從一輛滿載飼料的馬車上卸下大量飼料,分別喂給駕車的馬匹和群馬,吃飽了飼料的馬匹顯得格外溫馴、安靜。
靜潔住持安排了崗哨後,其餘眾人則分散到各車廂裏安歇。兄弟倆躺在最東邊的一輛車廂裏,剛想合上眼打個盹,就發覺群馬開始不安起來,兄弟倆正感到有些奇怪,就聽到遠處傳來一聲馬的慘叫。兄弟倆跳下車去,發覺叫聲來自數十丈外的正東邊。此刻群馬由不安轉為騷動,紛紛向中路靠攏,霍玉嬋和靜潔住持等人也陸續來到車外。
兄妹三人預感到東邊的黑暗中一定潛伏著巨大的危機,他們快步跑向路障,將路障、釘板和鐵蒺藜一股腦搬到路口。靜潔住持也率人前來幫忙,頃刻間一道路障將山口堵死,釘板和鐵蒺藜緊跟其後,組成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兄妹三人從千裏眼向東麵望去,就見成百上千雙眼睛放著綠熒熒的光,隱沒在夜色裏,正向這邊逼近。高經緯的頭腦裏閃過兩個可怕的字眼“狼群”,一聲瘮人的嚎叫證實了高經緯的判斷。他十分清楚,憑他們現有的力量,根本無法與狼群對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於是他高聲喊道:“趕快上車,各就各位,向顧家大院進發。”
情況危在旦夕,娘子軍們卻並不慌亂,她們從容地爬上返回時各自所乘的車輛。高經緯還以為她們通過幾次戰鬥的磨煉變得成熟起來,殊不知她們壓根就不清楚與狼群遭遇會帶來什麼後果。
按照高經緯的安排,高至善駕車在前開路,霍玉嬋居中前後策應,高經緯自己驅車斷後。高至善鞭子一揚,車隊開始起程,群馬緊隨車隊左右,寸步不離。高經緯尚未走出山口,略一回頭,就見多條黑影正躥過路障,前赴後繼地朝鐵蒺藜和釘板撲來。他對著轅馬猛抽了一鞭,轔轔的車輪聲裏,馬車頓時加快了前進速度。
前麵顧家大院已遙遙在望,天也漸漸發白,隨處可見扛著鋤頭走向田間地頭的村民。經過一路狂奔的車隊,見後麵並沒有狼群追過來,這才放緩了行進步伐。
農民軍的三個隊長一夜未曾合眼,昨晚的兩聲巨響告訴他們,山口那邊與土匪的戰鬥已然打響。他們不知戰況進展如何?想去增援沒有高經緯的命令,貿然行事又怕土匪乘虛來攻,在焦慮和不安中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夜。天一放亮,他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圍牆上,瞪大眼睛向遠處眺望,高經緯的車隊剛一露頭就被瞧個正著。李梧桐還以為是土匪前來進攻,趕緊傳令隊員們做好戰鬥準備。就在大院裏人人劍拔弩張,處於高度戒備之時,高至善已驅車率先來到吊橋前。他對著圍牆大聲喊道:“快放下吊橋,是我們回來了。”李梧桐正要下令放箭,聽見喊聲不由遲疑了起來。劉、馮二隊長卻看得真切,激動地嚷道:“是公子他們。”此時李梧桐也看清了來人,三人旋即飛身下樓,開大門、放吊橋一氣嗬成。
高至善馳過吊橋也顧不得寒暄,衝著三人將頭一點道:“待會兒見。”鞭子一甩便進了大門,馬群也跟著十二輛大車順利地進入院中。
三個隊長收起吊橋,關上大門,李梧桐去圍牆上布置崗哨,劉鬆樵率隊員們把新來的馬匹帶往馬廄,馮立威去夥房為高經緯一行人打點早飯。
隊員們聽說打了勝仗,又見到這麼多馬匹車輛,甭提有多高興了,整座院子都沸騰起來。
早飯過後,眾人開始短暫地休息。高經緯兄妹、靜潔住持和李、劉、馮三個隊長聚在議事廳,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會上高經緯向三個隊長詳細介紹了昨晚的戰鬥經過,末了他憂心忡忡地說道:“這次打擊,將使土匪一蹶不振,元氣大傷,徹底消滅他們的日子已經為期不遠了。但是眼下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那就是狼群的出現,也不知它們從何地流竄到此?狼本性凶殘,然而一兩隻狼並不難對付,關鍵的是如此數量眾多的狼,沒有千軍萬馬又怎能抵擋?何況狼群居無定所,流動性和隨意性都很大,更讓人防不勝防。狼群一日不除,百姓一日不得安寧。”
李梧桐道:“能否在狼群必經之地設一陷阱?”劉鬆樵道:“到哪去找狼群必經之地?”馮立威道:“隨便找地挖個陷阱,我帶幾個人去把狼群引來。”高經緯道:“你們這麼一說,倒提醒了我,放著現成的地上陷阱為何不用?根據狼群晝伏夜出的習性,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白天這段時間,把山體改造一下,使之成為真正的陷阱。同時在南麵山上準備好滾木礌石,天黑前在陷阱中間擺上誘餌,我們的人埋伏在地洞和空中走廊,一旦狼群上鉤,就從地洞裏跑到南山將滾木礌石推下。空中走廊裏的人待滾木礌石落下後,再用臂弩全殲殘存之狼。”
計議已定,靜潔住持率娘子軍接管了顧家大院的防務,三個隊長去村裏發動村民參與滅狼行動,兄妹三人帶領隊員把滾木礌石裝上車。半個時辰過去了,十五輛車都已裝滿,並分別給車套上了八匹健馬。三個隊長也從村裏趕了回來,他們選出十五名隊員充當車把式,另外還指派了十二名隊員跟著兄妹三人一起押車,這才帶領其他隊員縱身上馬,一路護送車隊前往兩山夾道。
在通往兩山夾道的路上,推著小車,牽著牲畜的村民絡繹不絕。他們聽了三個隊長的動員,決定為這次滅狼行動出把力。好多人從家裏拿出了石塊木料,或裝在小車裏,或馱在牲畜背上。有些人為了取石塊甚至不惜拆毀自家院牆,農民軍的隊員們看了這場麵都深受鼓舞。
車隊來到山口,越過道邊的路障、鐵蒺藜和釘板,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但見滿地都是死人白骨和衣服殘片。進入兩山夾道情況依舊,隻是多了幾具帳篷的骨架和遍地的灰燼。夾道東側情況猶為慘烈,路障已被撞得七零八落,鐵蒺藜和釘板上更是堆滿了狼的屍骨殘骸,可以想見這裏曾上演過同類相殘的一幕。
隊員們把鐵蒺藜和釘板清理到路邊,車隊行進到地洞附近。由於這裏原來土匪屍體比較集中,因此出現的屍骨比別處的都多。最讓人稱奇的是五輛著火的車除外,其餘十七輛車居然完好無損,特別是八輛帶轎廂的車,由於轎廂堅固,裏麵的東西分毫不少。打開一瞧,有兩車廂壇裝白酒、一車廂火腿、一車廂烤魚、一車廂燒雞、一車廂熏牛肉、一車廂醬驢肉和一車廂醃豬肉。此外在其他車上還有一車箱裝弓箭、一車繩捆兵器工具及兩車袋裝飼料。清點過這些車輛,李梧桐留下八名隊員看守,車隊繼續朝山上挺進。
不久村民們也陸續趕到,看了眼前的場景,始信三個隊長所言非虛,按照留守隊員的指點,他們尾隨車隊來到山上。
這時大刀隊的隊員們已將滾木礌石卸下,正在三個隊長的指揮下,把這些東西沿山梁一字排開。下麵是滾木,上麵是礌石,一層層碼好,到時隻需拉開下邊的墊石,所有的滾木礌石就將潮水般滾落。村民們也把自己帶來的石塊木料加了上去。
高經緯順山梁反複走了幾趟,不斷用目測衡量滾木礌石的覆蓋麵,發現不連貫的地方及時讓隊長們調整,直到確定沒有一個死角為止。
安置好滾木礌石,隊員和村民都回到了山下。
兄妹三人和三個隊長立即對東西兩麵山體展開勘查,對坡度較緩易於攀爬的地段進行分工和修整。三個隊長把隊員和村民均分成三隊,並從車上卸下工具分給他們,然後各帶一隊,按分工如火如荼地幹了起來。
兄妹三人駕起一輛馬車前往南泉庵,從南泉下院的庫房裏取來當初拿去的三柄巨斧。待返回時就見眾人已將坡上浮土沙石清理幹淨,正在啃鑿著下麵的岩石,進度相當緩慢。兄妹三人找了一處工作量最大的地方,讓周圍的人閃開,而後掄起巨斧朝岩石劈去。一塊塊磨盤大的花崗石,在他們的手裏被摧枯拉朽般地劈了下來,俯仰之間一麵陡峭的岩壁呈現在眾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