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見利忘義(2 / 3)

大家按照高經緯的指揮,先將石板掩埋起來,又在表麵覆以草皮並做上記號,然後把貫穿路麵一尺來深的兩道溝槽用碎沙石填滿,上麵薄撒一層泥土,再用枯草細細掃過,使人瞅不出溝槽的痕跡。

就在眾人忙於上述操作時,高經緯又在西邊的山壁上找到了第二個窺視眼的另一端。

夜色愈來愈濃,估計夜已過半,大家開始沿原路返回。霍玉嬋和高至善駕駛著“大將軍”,高經緯與眾人走在一起。一路上,他給隊員們簡要地介紹了地洞裏的情況,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回到寺院,高經緯打發眾人去睡覺,兄妹三人則連夜召集三個隊長商討作戰事宜。大雄寶殿裏巨燭高燒,一場大戰在即的緊張氣氛,籠罩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高經緯雖然經曆了大小數次戰鬥,但基本上都是孤軍行動,像這般運籌帷幄,指揮調動幾十號人馬共同作戰,生平還是第一次,盡管這樣,他還是表現出年輕人少有的沉著和穩重。他用篤定的語氣侃侃而言道:“有一支二百多人的騎兵隊伍,是土匪的精銳主力,他們行動快捷,戰鬥力強,對百姓危害極大,土匪的每次洗劫都與他們密不可分。近來他們的活動更為猖獗,這次我們的戰鬥任務就是要給他們以迎頭痛擊,力爭全殲。兩山夾縫是他們的必經之路,我們將在那裏設伏。大刀隊的任務是埋伏在路南的山上,聽到巨響即刻放下滾木礌石,然後用弓箭射殺山下被圍困的土匪,見到對麵峭壁上有黑色衣服伸出,立即朝山下殘存土匪發起進攻。我們兄妹和南泉庵的師太們潛藏在地洞裏,伺機啟動機關,憑借地下工事給土匪以出其不意的打擊。天亮後大刀隊要做好兩方麵的工作,一是收集足夠多的滾木礌石,夜裏運抵山上;二是準備好充足的幹糧和清水,黎明前進入預定地點埋伏。另外馬匹千萬要照料好,最近可能就得用。明日我們兄妹還要去通知南泉庵,回來後就加入你們的行列。”

李梧桐道:“我看留下三人看家,兼照顧馬匹。再有剩下的四十五人可否分成三組,每組十五人,各由一名隊長負責?到時我組居中,他們兩組在我側翼,一旦打起仗來,也好首尾相接,互相策應。”高經緯頷首讚許道:“算無遺策,很好,就照你說的辦。”

天將破曉,兄妹三人急如星火地趕往南泉庵。在南泉庵的“烽火台”裏,高經緯把昨夜的發現和作戰計劃詳細地講給了靜潔住持。

靜潔住持滿臉喜色道:“不是你來說,我還以為發生了地震。你的計劃很周密,簡直天衣無縫。那麼現在我該如何做呢?”高經緯道:“待我們去觀音秘室取來三箱弩箭後,師父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然後把作戰任務交代給她們。讓她們備好幹糧、清水還有涼席,接下來早點安歇,養足精力。下半夜醜時,帶上所要用的東西,包括武器到路口等我們。再有您從她們中間指定一個帶隊的,您和幾位師太就不要參加了。”靜潔住持道:“這如何使得?我知道你們是體諒師父,但我必須參加不可,尤其是這種性命相搏的時候,我一定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決不能臨陣退縮。”高經緯道:“既然如此,到時還望師父善自珍重。”高經緯又道,“師父,一會兒讓大家將涼席也送過來,我們好一並帶走。”

兄妹三人驅動著“大將軍”先去龍泉寺地道口,剛走到巨石旁邊,遠處就傳來一陣鼓點似的馬蹄聲。兄妹三人斷定是土匪的馬隊,不想打草驚蛇,趕緊躲到巨石的後麵。

土匪馬隊速度忽然變緩,一個土匪從後麵追了上來,隻聽他大聲訓斥道:“你們這是要去哪?大王不是吩咐得很明白,響聲是來自兩座山的位置,讓咱們去那裏探查,可你們這是唱的哪一出啊?”土匪遲疑了一會兒,掉轉馬頭朝來路奔去。

聽著逐漸遠去的馬蹄聲,兄妹三人走進地道,從龍泉別院取來一副盔甲、三箱弓箭放入駕駛艙,而後打道回龍泉寺。

龍泉寺一派繁忙景象,眾人在三個隊長的帶領下,正熱火朝天,有條不紊地準備著滾木礌石。一組隊員從後山用鐵棍撬,用雙手摳,將一塊塊大石或背馱或肩扛,源源不斷運進院裏;一組隊員在山上用斧砍,用鋸鋸,把一株株大樹伐倒,再就地加工成一截截的滾木;另一組隊員則將滾木或抬或扛,川流不息搬入寺中。

兄妹三人的加入,使收集速度明顯變快。天黑之前,不僅院內的滾木礌石堆積如山,而且八十多匹健馬的背上都多了一副或背簍或馱杠。

借著吃飯的機會,高經緯把盔甲發給昨日頭部受傷的隊員,眾人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為了鼓舞士氣,高經緯當眾宣布,凡今後在戰鬥或工作中負傷的隊員都可獲得一副盔甲,眾人聽後一片歡騰。

夏日的夜晚皓月千裏,星光暗淡。

“大將軍”踏著月光在前麵開路,農民軍的隊員們押著滿載滾木礌石的馬隊緊跟其後。來來往往,幾經周折,終於在午夜前將所有的原始武器一字排開,安置在山頂上。需要時隻要拽動繩索,下麵的墊石就會被拉開,滿山的滾木礌石就會像冰山雪崩,傾巢而下。

為了增加隱蔽性,隊員們在上麵用樹枝進行了偽裝。接著將馬匹送回寺院,再帶上武器、弓箭、幹糧和水袋重回山頂。

與此同時,兄妹三人也打開地洞口,把弩箭和涼席送到空中走廊。他們又把“大將軍”送回撥雲堡地道,接下來,如約將南泉庵眾人領至地洞中。按照事先的安排,有四名農民軍隊員已等在地洞邊,待兄妹三人走進地洞,蓋好青石板後,用蒿草把坑填滿,上麵再覆以藤蘿,然後返回山頂歸隊。

兄妹三人帶靜潔住持一行參觀了石室,還給她們介紹了鋼板的功能,眾人皆驚歎不已。升降屋也讓她們感到新鮮,都想坐上去體驗一下,但容積有限,眾人不得不分乘五次才全部到達空中走廊。為了讓眾人盡快熟悉作戰環境,兄妹三人將十一個瞭望孔統統打開,眾人輪番向外張望,並從實戰出發,交替著將左右臂弩探出去演練瞄準。

高經緯告訴靜潔住持,他和高至善先守在下邊,負責啟動兩邊機關,一旦將土匪圍住,再上來與她們並肩戰鬥,霍玉嬋就留在上麵指揮眾女弟子。接著,霍玉嬋將女弟子按身高分成十組,每組三人,身高相近的分在一組,每組占據一個與之對應的瞭望孔。她囑咐眾人將來隻要聽到巨響,即刻打開瞭望孔,三人換班朝外射擊,輪班裝填弩箭。她和靜潔住持一組,占據中間的瞭望孔,靜潔住持專司給連弩裝箭。兄妹三人從箱子裏取出油紙,鋪在各瞭望孔的旁邊,再把三箱弩箭分成十一份,放在各個油紙上,又幫眾人鋪好涼席,兄弟倆這才返回下邊。二人商量了一下,對兩石室做了分工,東邊由高經緯把守,西邊交給高至善守護。高至善聽高經緯號令行事,隻要高經緯這邊一啟動,高至善那邊立即回應,而後兩人迅速撤到空中走廊,替下東西兩端的女弟子。

高經緯從窺視眼裏望將出去,茫茫夜色中,道路空無一人,對麵山峰陰森裏透著安詳,上麵的草叢不搖也不晃,似乎萬物都在沉睡。

高經緯回過身倚牆坐了下來,認真推敲起計劃中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微之處。他思索道:“明顯的疏漏似乎沒有,但為什麼自己總覺得心裏不踏實呢?難道計劃最初就製訂得不周全?那怎麼可能,連靜潔住持都說這計劃天衣無縫啊!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

高經緯以手支頤,陷入了沉思。陡然間褔至心靈,他一下子找到了問題的症結,悟道:“兵家有雲:料敵機先,也就是說作戰之前一定要預料到敵人的前頭,要充分估計到敵人行動中的各種可能性。我考慮事情過於一廂情願,計劃的弊端就出在沒有充分顧及到土匪的自身因素,而是單方麵認為土匪會老老實實走進埋伏圈,一旦土匪將隊伍首尾拉得過長,超出了伏擊範圍,豈不要糟?況且伏擊隻能一次奏效,第二次土匪有了防備就不靈了,這便如何是好呢?嗯,有了!自古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土匪致命的弱點就是嗜財如命,何不以利誘之?但錢又在哪裏?現在回撥雲堡去取,顯然來不及,隻能去找師父商量了,或許天無絕人之路。”想到這裏他當即起身,直奔空中走廊。

靜潔住持還沒有睡,見高經緯來找,馬上同他來到了升降屋。高經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靜潔住持聽了,淡淡一笑道:“這有何難?你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去就來。”不大工夫,靜潔住持回來了,還帶來了四個年長的師太,她們手裏都捧著一包東西,打開一看裏麵全是成色上佳的金塊和銀塊。靜潔住持道:“這些都是本庵多年來積攢的庵產,一向由她四人保管,現在都交給你支配,你看夠嗎?”高經緯接過所有的金銀,掂了掂足有一百餘斤,估計折合成黃金,總價值也在千兩以上。他激動地說道:“謝謝師父和諸位師太,事畢我定當加倍奉還。”靜潔住持道:“你盡管用就是了,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哪個用你來還?”

霍玉嬋和女弟子們都沒有睡著,聞訊都圍了過來。高經緯忙對靜潔住持道:“師父,咱們趕緊出去吧!不然升降屋承受不了這麼多人。”大家來到走廊裏,高經緯把金銀遞給霍玉嬋道:“師妹,再交給你一項任務,你先把瞭望孔換到最東邊那個,然後從現在起就打開瞭望孔,向西監視土匪,隻要一發現土匪大隊人馬,立即將這些金銀朝路上扔,盡量扔到東邊這一段路上,盡量分散些,扔完馬上將瞭望孔關好,接下來仍按原計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