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隻防陌生人。父母常會這樣叮囑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其實,孩子並不一定懂得什麼是陌生人,在他們看來,隻有那些麵目凶惡的人才像壞人。事實上,許多想侵犯孩子的人通常會裝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父母更應該特別提醒女孩,不要單獨在外留宿或跟異性到任何地方去。

勇敢地說“不”。盡管父母都想培養孩子有教養,但也應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打破常規。 比如,有人想威逼孩子做無禮或危險的事時,教會孩子勇於說“不”。

讓孩子盡情傾訴。父母與孩子要經常交流,如果孩子對某人不滿,父母不要簡單地製止孩子說某人壞話,而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讓孩子暢所欲言。這樣孩子一旦遇到搔擾才願意向他所信賴的人盡情傾訴。

遇事不僅僅求助警察。遇到麻煩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識,還要讓孩子知道,公園、商嚐電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員,甚至路人都可以成為求助對象。讓孩子明白,多一個可求助的人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莫輕信網友。隨著網絡的普及,孩子接觸網絡餡餅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加,因此父母要告訴孩子注意保守家庭及個人秘密,不要輕易約見在網上結識的人。

第四招:教會孩子應對險境,提升自護自救能力。

家中煤氣泄漏。告訴孩子閥門的開關方法,煤氣泄漏會出現頭暈、胸悶、惡心等狀況,要快點打開窗戶或大門通風。然後迅速將煤氣閥門關閉趕快離開家,到外麵撥打急救電話999、120或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千萬不要在煤氣味濃時打電話,這樣做可能會引爆煤氣。

意外燙傷。告訴孩子盡快在水龍頭下衝洗,並拿出牙膏塗抹。嚴重的時候要求父母帶去醫院檢查。

遇到陌生人。隻要是孩子沒有見過的都應該算是陌生人,不能輕信。不要讓孩子隨便告訴對方自己的行程安排。如果遇到陌生人送東西,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對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別動心,尤其是對“我是你爸爸媽媽的好朋友”等都別相信,並且明確告訴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馬上就要來接我”的話,把陌生人嚇走。假如陌生人還纏著你,就聲東擊西,趁其不備朝人多的地方跑,大聲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人的注意。

麵對暴力事件。孩子身單力薄是無法和歹徒搏鬥的,因此不用教一個小孩子如何用拳腳打敗侵犯者,但孩子卻能做許多吸引周圍人注意的事情,或者利用周圍的障礙物與壞人周旋。除了找警察外,公園、商嚐電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員,甚至路人都可以成為求助對象。

獨走時有人盯梢。父母要告訴孩子,獨自回家時發現有成年人在後麵跟著你,一定要想辦法“割”掉這個尾巴。簡單的方法是:到一個離自己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執勤的交警叔叔問個路;或者直接說後麵有壞人跟著。遇到危險的時候,讓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壞人脅迫你跟他走,就驚叫著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這時家裏沒人,千萬不要往家裏跑。

遭遇有人過分親昵。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當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為他們已經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設防。所以,父母要給孩子一個原則:除了爸爸媽媽,別人都不能碰自己的身體,也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隱私處,更不能讓別人接觸自己的隱私處。此外,還要讓孩子知道,不能讓自己與陌生人在封閉的房間裏相處,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體,可以大聲叫喊:“爸爸快來呀!”以此來蒙蔽壞人,然後趁其不備,趕快逃離。

遇到有人勒索錢財。父母要告訴孩子,此時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這種情況下決不能逞強,錢是小事,要盡量避免自己受傷害。同時,要記住壞人的樣子,事後及時報警。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學時不能去接他,記得要與同學結伴而行。

遊樂場找不到父母。4歲以上的孩子都應該清楚記得家人的電話和自己的住址,平時父母要將如何打電話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電話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給孩子看。如果是5歲的孩子,有必要讓他學認路和辨別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在遊樂場與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會兒,然後請工作人員幫忙找到廣播室求助。父母要叮囑孩子“遇事不慌”,千萬不要隨“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