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對身體的各部位有正麵的經驗與意象。父母本身要進行自我心理建設,身體應該是被尊重與肯定的,如果父母對於小孩探究生殖器的反應是憂愁,責罵或處罰,可能會使小孩認為這種方式得到的快樂是錯誤的。這種信息可能會妨礙小孩接受和給予性愛愉悅的能力,而且最後會幹擾到建立愛情與親密關係的能力。父母應該以承認性欲取代禁絕性欲,才能夠增進孩子的自尊,建立肯定的身體形象,而且能激發能力及果斷力。要注意的是,性的表現,必須經過父母的指導。所以,對於身體各部位的名稱應該使用正確的字眼。如果用“噓噓”或“小雞雞”等會讓孩子認為這似乎在暗示:比起身體的其他部分諸如鼻子、耳朵、膝蓋,性器官(如外陰部,睪丸)是相當不同的,而且是令人不好意思的,是神秘的或是禁忌的,這會影響到孩子關於衛生保健的習慣與觀念。青春期階段對異性的看法,通常對自己身體有負麵意義的人,也會對異性有負麵的意象,而造成青春期的偏差行為,例如:強暴,虐待。

用正麵的態度與孩子討論性。父母應該主動提出適合孩子不同年齡階段感興趣及適合其理解程度的性主題,例如當有親戚或朋友懷孕時,正是對孩子說明有關嬰兒如何存於母親體內的時機。另外,要使用正確的專門用語說明,例如說明嬰兒是生長在女性的子宮內,而且要正確的形容子宮正是為了孕育嬰兒,如溫床般特別的地方。一個更積極正麵的態度是母親告訴孩子,自己在懷他的時候,一些心情與期待,指著孩子的肚臍說,這是曾經與母親相聯係的部位。這種既客觀又具個人意義的方式,將能使孩子對於性有一個正確的看法和特別的意義,不再隱晦不清,或是抱著太多的幻想。

生活中到處能找到談“性”的時機。生活中有太多的線索,關於男女、關於性、關於差異,例如電視節目,不論是新聞、卡通、綜藝節目或甚至孩子喜歡的偶像劇,都時常見到有關男孩女孩、生理健康、親密性話題穿插,有些正麵、有些負麵。此時,父母可以用輕鬆、幽默的口吻,提供孩子適當的性知識,無需長篇大論和小題大做。就一個小小的要點,提醒糾正錯誤信息、延伸重要的概念、或是聯絡生活情境,除了事實的提供,也可以增加孩子對這些內容練習自我判斷的機會。

在閱讀和對話中進行性教育。父母應該陪伴孩子一同找尋好書,然後結伴閱讀、觀察、思索,獲得較為正確的性知識。當孩子進一步有了興趣、有了疑惑,主動提問題或引起對話時,就是最好的討論時機,父母可以在孩子的發問中知道他的主要疑問是什麼、從何而來,以及他所理解的程度。同時,就閱讀內容或話題加以討論,也不會太過尷尬。不過,提醒父母要記得先耐心、仔細聽聽孩子的話。

第三招:讓孩子懂得自我尊重和保護。

引導孩子欣喜地觀察自己的長大,實施自信的性教育措施。學齡孩子的身體發育會讓他漸漸地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特質,是不是受到大家的喜歡。但是在發育過程中,重要的是營養充足、身心健康、發展學習各種技能潛力,同時建立正麵的自我獨立性以及認同感。父母應盡量避免阻止孩子談論身體,也不要用性別指標來讚美或批評孩子。相反地,可以在許多生活小節中鼓勵孩子,引導他看見自己的發展、觀察自己的進步、欣喜自己的長大,真正地尊重、欣賞自己和別人,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心。

尊重孩子的隱私。隱私的概念應該從開始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起就灌輸給他。一個學步的小孩當他被告訴某些東西是別人的不能動時,他就有了某種最初的拒絕概念。當告訴孩子大人需要隱私的時候,同時也要給予他們隱私的權利,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意味著盡可能早地尊重孩子的隱私願望,當他們長大時就應完全尊重他們的隱私。這就是說,當孩子上學的時候不要搜查他們的房間,不要偷看他們的日記和信件,不要背地裏監視他們,允許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與孩子討論某些問題時要注意聽,不要過多評論,讓孩子覺得,父母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可以與父母平等對話。這樣孩子有什麼事情也願意和父母說。父母一樣可把自己的價值觀、判斷是非的標準清楚地告訴給孩子。

讓孩子懂得尊重與保護自己的身體。通常在為小孩洗澡的時候,可以輕鬆地告訴孩子,身體各個部位被人碰觸的尺度範圍在哪裏,例如臉頰可以親吻,但是限於親人之間,有第三者在場時,可以與別人牽手,但限於某種狀況,生殖器絕對不能被人碰觸,即使是隔著衣物手套。告訴孩子,生殖器是人的隱私部位,在沒有得到自己允許的情況下其他人無權看或摸這個部位,也要告訴孩子不要摸他人的生殖器。教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不隻限於女孩,男孩也一樣。現在的社會新聞中,也有漸多的小男生被精神異常分子侵犯。除此之外,要教導孩子,在生活中,進出家門之間,在陌生的環境中如何保護自己免受陌生人的傷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