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選對公司跟對人(3 / 3)

在選擇公司的時候,我們需要作一個全麵的考慮,有些公司運作不規範,企業氣氛太壓抑,管理太死板,或者人際關係太複雜。這些令人頭疼的工作環境不僅會打擊工作熱情,甚至會損害我們在職業中的自信心。有的大企業環境的確是不寬鬆,或者是發展空間小,人際關係複雜,而小公司不規範、效率低,這些都會妨礙職業發展,那麼晚走不如早走。其實好的公司不管是大還是小,隻要重視每個員工的發展,給員工提供很好的平台,這就是我們的首選。所以,我們要選擇與自己匹配的企業環境。隻有適合自己的企業環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工作熱情,使我們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這也是衡量一個工作好壞的因素之一。

秦楓和李華在大學時是睡上下鋪的好友,馬上就要畢業參加工作了,他們兩個在商量將來的去處,選擇什麼樣的企業發展。秦楓的目標是大公司,他認為,個人要想發展就應當進大公司去尋求廣闊的發展空間,因為大公司名氣大,牌子硬,管理規範,發展的機會很多,況且大家都把進大公司當成一種夢想,所以他立誌要到大公司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穿梭於各種類型的招聘會,隻要是頗具規模的公司他都沒有猶豫就投了簡曆,“隻要進去就行”是他的目標。通過努力,他如願以償進了一家大公司。而李華則是定位在正在發展壯大的公司,所以他在投簡曆的時候對有意向的公司都仔細地了解了一番,選擇了幾家有發展的小公司。他認為,人在哪裏工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他還認為,在小公司裏人少,個人發展機會反而可能更多。所以,畢業時他來到了一家有20多人的小企業工作,別看這家企業小,成立時間短,但是發展速度可不慢,老板是一位在國外學習多年的年輕人,所以整個公司都充滿活力和創造力,輕鬆的工作環境更能激發人的潛力。李華工作成果見效快,他的才能在這裏也很快就顯露出來。不久,他的公司由於業務發展了,成立了一個公共部和一個策劃部,由他出任策劃部的經理。而秦楓由於自己所在的公司人才濟濟,他隻能做一些與自己的專業沒有什麼關係的雜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他所在部門的重要工作都由領導安排其他人去做,根本輪不到他去實現自己的願望。他心裏非常苦悶,離開這吧他又不甘心大企業的頭銜,繼續下去他覺得看不見希望。秦楓處於進退兩難、騎虎難下的狀態。

到底什麼樣的企業、什麼樣的氛圍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其實很多大企業家一開始也並不是現在這麼風光,都是在小企業工作甚至是從學徒開始做起的,比如非常有名的大企業家王永慶、李嘉誠、牛根生……他們無一不是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的。至於怎樣的工作崗位才算是有發展空間,不同的求職者有不同的看法。好的企業在建立和完善員工薪酬體係時,應注重給予員工職業發展空間。毫無疑問,看得見晉升空間是職業發展中對員工最有效的激勵方式。有能力的員工很清楚地知道,在發展中的公司裏,鍛煉的機會也比較多,還有機會鍛煉成多麵手,為將來自己獨當一麵或創業積累經驗。還有一些學曆不高的人在中小企業工作多年後,深得老板的信任,擔負很多工作職責,成長為生存能力極強的人,如果再擅長自我學習,進步會更加神速。如果你是個聰明的追逐者,你的目標要鎖定那些有潛力的企業,而潛力的大小不在於規模,而是整個企業的環境是否健康,給你提供的平台有沒有發展空間。追逐潛力股,你的仕途才會走得更順、更遠。

第七節 背靠大樹好乘涼

在職場上,如果能找到一個位高權重、手中掌握重要資源的領導成為自己可以依靠的大樹,那麼許多困難便可以迎刃而解,也就是我們說的“上麵有人罩著”,這的確可以讓你的職場發展更有保證,甚至可以平步青雲、一步登天。當我們初到一家新的公司,麵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難免會有一些孤獨感。如果遇到的是一個關係比較簡單的組織,我們可能會很快融入到組織內,並可以結識一些朋友。但是如果遇到的是一個複雜的組織,那麼我們可能會有點不知所措。因此,身在職場,除了搞明白你的工作職責和內容,還必須搞明白公司裏有幾棵大樹。常言道:“大樹底下好乘涼。”選好選對自己的大樹也是成功的關鍵。

有位成功人士這樣解釋“馬上成功”:“什麼是‘馬上成功’?說穿了就是騎在馬上就跑得快,到達終點的時間就會短。”其實跟著什麼等級的人就決定你事業起步的高度,一個成功的領導的品牌力量是巨大的,不僅僅對企業而言,對跟隨他的人也是一樣。如果能跟隨一位成功的領導,那麼你的成功也會容易一些,很多時候還可能是事半功倍。在職場中,“少無良師”是多麼悲哀的事情,別人都有優秀的領導帶領,從而大展宏圖之誌,而你卻找不到伯樂,即使有才華也無處施展。在職場上,這些“大樹”可以是一些有見識和影響力的前輩,也可以是一種特定的職業背景。我們跟在他們後麵不是為了拍馬屁以求晉升,而是得到前輩的有利指導和幫助,使自己更快成熟。

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楊元慶的成功經曆告訴我們:強將手下無弱兵。1986年,楊元慶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同年進入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部深造。1989年,楊元慶進入IT龍頭企業——聯想集團,成為中國IT界當之無愧的“教父”——柳傳誌的下屬,從此楊元慶開始了好運。跟著優秀的老師學習,加上自己的努力,楊元慶很快得到了重用。1994年,他出任集團微機事業部總經理;1995年,他出任集團助理總裁;1996年,他晉升為集團副總裁;1998年,他任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聯想電腦公司總經理。2004年12月8日,聯想收購了IBM的個人計算機業務,與此同時,聯想創始人柳傳誌把新聯想的重擔完全交給了當時剛剛40歲的“少帥”楊元慶。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和信任,楊元慶幹得更加有勁了。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2005年8月,新聯想公布合並後的首個財報:淨利潤3.57億港元,同比增長6%,集團營業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34%,達196億港元,原本虧損的IBM的個人計算機部門實現盈利。簡單的一串數字向世人說明柳傳誌沒有看錯人,在楊元慶的領導下,新聯想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2009年,聯想淨虧損高達2.26億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柳傳誌重新出山,擔任聯想集團董事長職位,楊元慶重歸CEO職位。柳傳誌重新出山扶持楊元慶使整個聯想集團大為振作,2009/2010年度的第一季度財報,其銷售額為35億美元。

柳傳誌對楊元慶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對他來說,楊元慶不僅僅是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人才,同時也是他的搭檔,也是自己尊敬的人。2003年,聯想在香港舉行聖誕晚宴,麵對近千名中外來賓,柳傳誌講過這樣一番話,感動了所有來賓,也體現出了大將風範。他說:“在我的心中,楊元慶是值得尊敬的,因為他是敢於高舉大旗、迎接困難、不屈不撓、奮勇向前的人。”靠在這樣一棵健碩的大樹下,楊元慶的職場之路走得如此順暢讓人很是羨慕,有領導“罩著”,楊元慶有了更大的信心從柳傳誌手中接過聯想大旗,也有勇氣擔負起了聯想未來興衰的責任。

在複雜的職場環境裏,許多人成為權力爭奪和職場變遷的犧牲品,這是因為閱曆少、經驗不足,在自己不成熟的時候就得“任人宰割”的結果。如果在職場中有一棵“大樹”供其乘涼,也許結果就會是另一番情形了。因為能靠得住的“大樹”,可以讓我們在經驗和技能的提高上得到許多指點。同時,“大樹”一般都是工作時間比較長的資深人士,他們對組織中的潛規則與隱形陷阱比較清楚,有了他們的指點,我們完全可以避免一些誤區。我們知道,一位資深人士對一個員工的看法,可能會影響到他在公司中的命運。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抓住“大樹”,而“大樹”不是站在你麵前等著讓你依靠的,而是需要我們去找去發現的。因為一般人可能會誤解,“大樹”就是自己的上司,上司是天然的領導,好的上司自然是“大樹”。但“大樹”的定義要更寬廣一些,它是指有助於你健康發展的一切人。如何找到“大樹”也是一門學問。

小宇在一家電子公司做商務助理工作,助理工作待遇很低,工作忙而且繁雜,但是小宇工作很踏實,而且在工作中敢於承擔。在許多部門助理中,她屬於成績比較突出的一個。最近幾年由於這家公司的工作環境不理想,不少人跳槽而去。小宇想著自己還是踏實工作,積累些經驗,然後再考慮換個地方發展。一天,小宇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問她是否願意到某知名外企擔任產品主管工作,打電話的人正是小宇以前的同事,兩年前他跳槽去了別的公司,現在他是那家公司的產品經理。起初小宇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因為剛工作兩年多,一直是助理的工作,毫無管理經驗,再說去外企她的英語也不是很好,而且她的這位同事以前和她的來往並不多,隻是在幾次部門合作中搭檔過,所以小宇有點不敢相信。小宇問同事為什麼會想起自己,同事笑笑說:“雖然我們隻合作過幾次,但是你踏實和穩重的性格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年輕人都容易浮躁,但你不同,肯承擔任務並能認真對待,這就有領導者的潛質。”好運就這樣降臨到小宇身上了。這位部門經理手下空缺一個主管的位置,他一下子就想到小宇,並深信小宇的能力與工作態度完全可以勝任。經過同事的推薦與指點,小宇順利通過麵試,在以後的工作中果然非常出色。

好的上司不僅能給你很多的指導和鼓勵,也能隨著他的升遷而讓你獲得更多的升遷機會。小宇能成功跳槽到大公司並順利地完成工作,是因為她找到了一棵“大樹”,她應該感謝這個“大樹”幫助了自己,同時她也應該祝賀自己,正是因為自己對工作的態度和辦事能力得到別人的認可,才引起了“大樹”的注意,願意幫助小宇在職場之路上走得更遠。

許多人都抱怨,自己隻是一名普通的員工,高高在上的老板並不是自己想見就能見到的,或是覺得自己很有能力,但是沒有人發現自己,其實主要原因在於你本身,並不是自己沒有機會接觸到公司高層,而是你沒有認真想一下。其實想讓老板注意到你,是有很多機會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們要想與公司中的領導們建立有效的溝通並取得他們的信任,不妨積極主動地工作,作出點成績,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

第八節 跟隨上司一起成長

職場員工在職業發展和自我職業生涯管理的過程中,一直都跟隨他的上司,個人職業生涯的目標也是在公司所營造的環境中實現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當中的每一步都與他的上司密切相關。可以說,員工是與上司一起成長的。公司的發展、領導的成就離不開他手下每個成員的付出,每個成員的成長和發展也離不開上司的支持與幫助。職場員工與上司更多的是相互依附、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共同成長的關係,而不是簡單的領導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單純的隻有服從的上下級關係。

對於一名員工來說,最欣慰的也許就是領導的知遇之恩,這是領導對自身價值的認可,對自身能力進一步提升的期盼,這是今後立足職場的根本。所以,我們與上司的關係應該是合作關係,我們應以上司的心態對待自己工作的一點一滴,像領導一樣思考,像領導一樣行動。隻有你具備了合作的心態,你才會去考慮公司的成長,你才會把領導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你才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去做的,什麼是自己不應該去做的。反之,你就會得過且過,不負責任,認為自己永遠是打工者,公司的命運與自己無關,上司有什麼想法你也漠不關心,那麼你就不會得到領導的認同,不會得到重用,普通的員工將是你永遠的職業。

王新在這家公司工作已經三年了,三年來她的工作一直都很輕鬆,隻是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就好,其餘的從不多想。她的經理有時周末會在公司加班給新的員工培訓,讓她有時間可以到公司來聽,但是她都以各種借口推脫掉了。經理籌劃一個新的項目,希望他的部門成員都能參加,可是王新認為,她的經理隻是利用大家加班加點的勞動換取自己的利益,因為這個項目運作成功了,她的經理就可能從一個部門領導升職為區域經理,可是除了分得一些獎金以外,這對她自己有什麼好處呢?所以,她對這個項目也漠不關心,能不加班就不加班,她還嘲笑一個新來的成員:“那麼積極地工作還不是為了他人做嫁衣。”她也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沒有義務。她心想:除了本職工作之外,自己不用為任何事承擔責任,職場本來就是自己顧自己的地方,經理說得好聽,做好了,功勞大家都有份,可是最大的功勞一定是他自己的。就這樣,她輕輕鬆鬆地度過了一段職業生涯。不過,最近王新不再像以前那麼輕鬆了,似乎有某種壓力無形地籠罩著她。經理的項目果然運作得很好,像王新所想的一樣,經理升任為區域經理,但是,讓她想不到的是,剛剛進入公司半年的職員,由於在這個項目中表現出色而得到總公司的重視,成為這個部門的代理經理。而現在來到公司三年的王新還依然是一名普通的職員。

“我的成就來源於我和員工的共同努力,是我們一起成長的結果。任何一個成功者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任何一個好的領導都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上司和員工完美配合,才能得到現在的成功,這樣形成了一個相互幫助、良性循環的環境,才能使更多人走向成功。”聽領導這樣說,再看看領導和其他部門成員在歡樂地慶祝,王新不禁開始反思:怎樣和領導共同成長呢,為什麼大家都成長了而自己仍舊像以前一樣呢?

其實,作為一名優秀的員工要認真分析領導者是如何對自己、對他人和對組織負責的。還要學會與領導者在承擔責任中保持平衡,在正確處理個人、集體、社會關係的基礎上保持個性、彰顯本色,這樣才能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梁之材。

魏小姐法律專業畢業後來到一家公司法務部實習,在這裏她遇見了她人生中第一個上司。“我也許是整個公司最嚴厲的人,我對工作的要求很高。”這是魏小姐開始工作後聽到的第一句話。她除了在工作上被要求做到一定程度以外,還經常被上司教誨要多學習哪類的知識、待人接物的規矩,甚至在工作時候的一些細節上也會被要求做到完美。魏小姐對他上司的所有要求都盡力完成,而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都會幫上司妥善處理。雖然辛苦,就像同事說的那樣——“幫領導做那麼多事,自己得到了什麼”,但是魏小姐有自己的想法,她覺得年輕人要多配合領導的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學習領導是如何打造自己的思路的。做法律這行,思維定勢、話語體係和實施方案等方麵特別重要。她說:“工作中我們是合作關係,更多的是雙贏,而不是誰成就了誰,我的上司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和職業的角度來告訴我他的想法,這對剛入職場的我來說就是最寶貴的經驗。”

和領導保持同步發展是員工實現個人成長的關鍵。領導就是“率領並引導”,領導就是帶領全體員工向前走的人,領導就是帶著全體員工怎麼走的人。當領導者帶領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員工個人的成長目標也會逐漸實現。為一位好上司工作是你事業成功的一把金鑰匙。他會把你培養成他的接班人,而且為你樹立工作上的榜樣。當他升職時,你的位置也會跟著提升。同時,公司的領導者也要明白,員工能十幾年如一日不受跳槽風潮影響,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公司領導的知人善用,給員工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讓員工有信心和領導一起打拚。

當你進入公司,作為企業“家庭”中的一員時,不管你是才華橫溢、能力出眾,還是暫時名不見經傳,隻要你渴望進步,渴望擔當大任,渴望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舞台,就應該以忠誠、以企業主人翁的態度來爭取。當你一心一意地跟隨你的領導,和他共同成長,你會將整個身心徹底融入到工作中,盡職盡責,處處為公司著想,等到作出自己的成績時,你就會成為一個值得領導信賴的人,晉升是早晚的事。上司和員工共同成長、共同創造,是一個企業發展的無窮動力,而當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得到飛躍發展的同時,員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待遇也得到了提高。一位成功的領導所取得的成績依賴其內部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斷進步。每一個員工的進步都會推動領導者的成長,每一個員工的努力都會為整個團隊的進步增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