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隨心所造一切惡業,即有地獄。若心無染,自性空故,即無地獄。
——大珠慧海禪師
有人曾經問大珠慧海禪師:“到底有沒有地獄?”
禪師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也可以說有,也可以說無。”
“這是什麼意思?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那人又問道。
禪師說:“如果率性而為,隨心造下一切惡業,就有地獄。如果一心無染,自性真空,就沒有地獄。”
“業”乍一看是宗教的說辭,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不是因為曾經種下的“業”而付出過得到過相因的報應?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那麼“業”都包括什麼呢?佛家有雲:心不迷不墮生死,意不煩不憂形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業果。由此可見,“業”就是我們的一舉一動和每一個小小的念頭。所以,要想給自己種下“善業”,就必須要讓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小念頭都充滿了善意,也就是說,“善”必須成為你的一種習慣。
卡洛斯·古鐵雷斯的父親本是位大莊園主。但是在卡洛斯·古鐵雷斯七歲的時候,他所生活的那個國家突然發生了極大的動亂,他們一家的所有財產都在這場動亂中煙消雲散了。
卡洛斯·古鐵雷斯的父親為了逃離這個動亂的國家,就帶著他們一家人來到了美國的邁阿密。當他們來到美國的時候,已經是身無分文。
身處異鄉為異客,為了能生存下來,卡洛斯·古鐵雷斯從十五歲起就跟隨父親打工。在他正式工作之前,他的父親對他說:“你現在必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隻要你能做到這一點,未來一切都有可能。”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小飯館裏做服務生。由於他勤快、好學,而且不計報酬,很快得到老板的賞識。為了能讓他學好英語,老板甚至把他帶到家裏,讓他和他的孩子們一起玩耍。
一天,他的老板對他說:“給飯店供貨的食品公司招收營銷人員,我可以推薦你去工作。”他馬上就同意了。於是,他獲得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食品公司做推銷員兼貨車司機。臨去上班時,父親告訴他:“我們的家族曾經有過很多次的沒落,但是每一次都能東山再起。隻因為我們始終都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現在你到外麵去闖蕩了,最好也能記住我們的傳統。”
不必過分深陷於
過去的抑鬱、不安與苦惱,
釋懷過去,
把心事交給清風,
讓自己從築牢裏解脫。
活在當下,珍惜當下,
才是真正的幸福。
卡洛斯·古鐵雷斯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話,當他開著貨車把燕麥片送到目的地的時候,總是還要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幫店主把一封信帶到另一個城市,讓放學的孩子順便搭一下他的車。就這樣,他樂嗬嗬地幹了四年。
到了第五年,他接到總部的一份通知,要他去墨西哥,去負責拉丁美洲的營銷業務,當時公司在給他的評語上寫道:該職員在過去的四年中,個人的推銷量占佛羅裏達州總銷售量的百分之四十,應予重用。後來,卡洛斯·古鐵雷斯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亞太地區。1999年,他被調回了美國總部,任首席執行官,年薪740萬美元。
卡洛斯·古鐵雷斯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時候,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起點,當時的美國政府給他發來了一份邀請函,請他去擔任美國商業部部長。
現在,卡洛斯·古鐵雷斯這個名字已成為“美國夢”的代名詞。人們都想知道這個人是如何從一文不名逐漸成功的,《華盛頓郵報》的一位記者就問過古鐵雷斯這樣的問題,他當時這樣回答:“一個人的命運,並不一定隻取決於某一次大的行動。我認為,更多的時候,取決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舉。”
卡洛斯·古鐵雷斯的成功,就是一個一個小的“善業”積累到最後的結果。所以說,人生中的每一個事件其實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有或是直接或是間接的聯係,我們雖然不知道眼下做的這件事情具體會給將來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是有一點可以相信,今天的善良一定會給將來帶來好報,所以我們有必要為自己積累“善業”。
控製人命運的最大力量,就是業力。業,是我們行為的結果,包括心中所說、心裏所想、身體所做的種種造作,通稱為身口意三業,維係了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正是“莫以為作惡,來生不報;莫以為行善,來生不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