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人生如探戈,你進我就退(1 / 1)

吃虧是能觀全局的眼光,是精明睿智的妥協,是淡定從容的灑脫,是不去爭強鬥狠的風度。聰明的人敢於吃虧,睿智的人善於吃虧。能夠吃虧的人,往往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虧的人,在是非紛爭中斤斤計較,隻局限在“不虧”的狹隘的自我思維中,這會蒙蔽他的雙眼,勢必要遭受更大的災難。隻有學會了“吃虧”,才能踏上成功之路。

我們互有往來,無形中平息了一些不實的傳言。可見人與人之間立場不一,所以不必計較一時的毀譽得失,唯有互相諒解,像“跳探戈”一樣,隨時調整步伐,才能體會“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見功”的無盡妙意。

——星雲大師

當人們紛紛感歎“處世之難,難於上青天”時,星雲大師卻把人生比作一場華麗的舞會,聰明人往往選擇跳探戈,在進退之間彰顯雍容氣度。

大家都看過別人跳探戈舞,為什麼探戈舞能夠如此優美呢?就是因為跳舞的雙方在對手逼近的時候能夠退一步。如果兩個舞者誰都不願意退步的話,那麼舞蹈就成了摔跤,毫無美好可言。跳探戈與處世,有著諸多異曲同工之處。親子、朋友、同事、上下級之間,如果能用跳探戈的方式彼此相處,彼此協調,知進知退,通權達變,不但要小心不踩到對方的腳,而且要留意不讓對方踩到自己的腳。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和睦相處,恰到好處。

人生如探戈,不要去和別人一味地較勁,在適當的時候需有退一步的智慧。

江上有一座獨木橋,非常的狹窄,每次隻能容一個人過橋。

一天,有一位紳士要過橋,他上了橋剛剛走了兩步,一位孕婦迎麵而來。紳士非常有風度地轉身走下橋,讓孕婦先過橋。

紳士再次過橋,這次才走到橋中央,對麵就過來一位挑柴的樵夫。紳士想:“樵夫肩上的擔子重,比自己行路更難。”所以不等樵夫開口,紳士便準備讓路,轉頭往回走,讓樵夫先過橋。為了免得一再折回頭,紳士在橋邊等對岸的人都過了橋,才踏上去。

在紳士離對岸不遠的時候,看到有個農夫推著獨輪車,車上堆滿了農作物,也要過河。紳士雖然知道農夫非常累,但是自己隻要再向前走幾步便能過橋,就沒再讓路,希望農夫能等他過了河再上橋。沒想到這個農夫並沒有理會他,繼續向前走,走到紳士麵前,兩人麵對麵而立,農夫見他不肯讓路,暴躁地說:“你沒看到我獨輪車上的貨物有多重嗎?你兩手空空走得輕鬆,該由你讓路才對呀!”

紳士這時也有些不高興了,說:“我知道你推車辛苦,隻是,你隻需退後幾步,讓我過了橋,你就可以通行無阻了。”但是農夫卻堅持不肯退讓,這就樣,兩個人在橋上僵持了起來。

這時,一條小船經過,船上坐著一位出家人。這兩個人要求師父為他們評理。

師父聽了他們的理由後,問農夫:“你是真的趕時間嗎?”農夫理直氣壯地說:“師父,那是千真萬確的事,讓路浪費時間,我會因此趕不上集市,我的農產品就沒法賣出去,我如何過日子呢?”師父對農夫說:“如果你急著去趕集,就更應該退後幾步。讓紳士過了橋,你就能順利地過橋趕集了。如今你花在爭執、對峙的時間是不是比退幾步的時間更多上好幾倍呢?”農夫聽師父說得有理,低頭無言。

師父又對紳士道:“你說你在此之前已多次讓路給過橋的人,對嗎?”紳士自豪地說:“是的,我已充分表現紳士的風度,讓了再讓,如果要我再讓下去,我就過不了橋了。”師父笑著問:“你說再讓下去就過不了橋,那麼,現在的情形之下,你過得了橋嗎?”師父頓一頓,說:“既然已給那麼多人讓路,何不再讓一次,這樣,你就能圓滿地保持紳士的風度了,何樂而不為呢?”

人生就如這座獨木橋,我們都有機會通過,完全沒有必要“搶灘登陸”。我們在為別人讓路的時候,不也是給自己鋪一條路或者拓寬原來的路,從而可以令我們更方便前行嗎?

我們隨時隨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很多人都會遇到人生獨木橋上那個迎麵走來的人,麵對這種情況,我們是堅持前行還是且退一步?這考驗著我們做人的智慧。

人生需要偶爾的退讓,這是一種包容的胸懷,也是一個友好的訊號,若太過計較,雙方都將陷入泥潭而難以掙脫。

海邊捕魚的漁民,在抓到螃蟹的時候會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蓋的簍子裏。很多初到海邊的人都會非常驚奇地問:“難道不怕螃蟹跑出來嗎?”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擔心這個問題,蟹簍可以不蓋。要是有蟹爬出來,別的蟹就會把它鉗住,結果誰都跑不掉。正如簍子裏的螃蟹一樣,鉗住別人就會堵住自己的出路!這簡單而令人震撼的真理卻被多數人所忽略了。

所以,當你和對方腳步不一的時候,記得退一步,切莫太過計較,更勿咄咄逼人。退一步就等於給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空間,這樣我們才能翩翩起舞,跳一支高貴優雅的人生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