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把困苦相忘於江湖(1 / 1)

如何讓自己快樂呢?得失心不要太重,能得到就得到,不能得到就不得,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

——聖嚴法師

人的本性本是天真自然,隨心所欲。但是我們卻常常把自己束縛在各種條條框框之中。金錢、地位、名譽……都可能將我們束縛。為了獲得身外之物,我們常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而產生無端的煩惱。

若想跳出煩惱深坑,重獲自由自在生活,就必須掙脫種種束縛,就像蠶繭中的蝴蝶一樣,隻有掙破才能自由,切不可作繭自縛。何謂作繭自縛呢?作繭自縛原本是說蠶吐絲作繭將自己包在繭內,而今用作繭自縛比喻人自設框框,讓自己陷入困境,把自我束縛起來。作繭自縛就是讓自己不自由的行為。

拴小船的木樁對小船道:

“哈!怎麼樣?你失去了自由。”

小船答:

“你也失去了自由。”

一心想拴住別人的人,

結果自己也被拴住了。

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但是我們往往會因為癡念太多而將自己身陷“囚籠”。有的人因執著自我的主見,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而作繭自縛;有的人因深陷貪婪的溝壑,不懂得知足感恩而作繭自縛;有的人因抱殘守缺,不肯接受新知而作繭自縛;也有的人墨守成規地自我禁錮,或是一知半解地故步自封,也是作繭自縛。總言之,盲目地執著於一些無意義的東西,都可能讓自己失去心靈的自由,成為現實的囚徒。

在曆史上,從來就不缺乏因為無法掙脫束縛而釀成悲劇的事例。

宗楚客是武則天堂姐的兒子。這個人外貌非常美,史書上評價他說“明皙美須髯”,而且明達聰慧,甚有才華,唐高宗時考中進士,善於作詩,《全唐詩》中收錄了他六首詩作。

按道理說,這樣一個處處都優秀的天之驕子應該有非常完美的人生才對,但事實上,由於宗楚客一生都逃脫不了名利與財富的束縛,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死無全屍。

武則天時代,宗楚客就曾因貪汙而被武則天貶官。後來武則天死後,唐中宗執政,宗楚客又獲得了當官的機會。在重回官場之後,宗楚客依舊對金錢十分熱衷,與韋皇後、安樂公主勾結在一起禍亂朝政。在這段時間裏,他還當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宗楚客生活十分奢侈,他營造的新住宅,用文柏作梁木,又以瑪瑙做階梯,一切極盡奢華享受。就連太平公主都說:“看那宗楚客,行坐處所,一切享受,我身為公主,與他相比,卻遠不及他,可以說我們真是空度此生了。”

宗楚客在獲得了金錢和地位之後,仍然沒有從欲望的束縛中走出來,正因為如此,他的內心也並沒有獲得快樂。他時常憂心忡忡地對親信說:“當我職位卑賤時,時時刻刻想要得到宰相職位,但是得到了宰相地位,我現在還是不高興,因為心中想著有朝一日,要能當上天子,居南麵尊位,受萬人朝拜,即使隻是一天,也就滿足了。”由此可見,宗楚客已經被金錢和地位牢牢地控製,整個人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

當時宗楚客家有一隻狗,一天突然戴上宗楚客的冠帽,像人一樣行坐站立,宗說:“這是畜生妖怪,越犯了本分,應當斬殺。”那隻狗也突然開口回答說:“你是人中妖怪,越犯了本分,也應當死罪。”宗楚客聽了大驚失色,可他並不悔改,依然大肆貪求財富與權利。

事後不久,臨淄王李隆基起兵討伐韋後,韋氏集團被鏟除,宗楚客被誅。

宗楚客的悲劇在於,他被名利地位牢牢束縛而不能自拔,所以他在欲望的這個牢籠裏越陷越深,最終誤了自己的人生。

任何人如果總是執著於身外之物,都會將自己牢牢地束縛起來。這種束縛是一種心靈上的束縛,所謂解鈴還須係鈴人,我們要想擺脫束縛,還是需要自己努力。將自己囚禁於繭中的是自己,能讓你破繭而出的也是自己,如詩人陸遊所說“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裏;一朝眉羽成,鑽破亦在我”。

佛教中把束縛人的種種私欲看做是魔鬼。其中既包括內在的心魔:貪愛、嫉妒、嗔恨、妄想、煩惱、邪念等;也包括外在的外魔:金錢、愛情、權位、安逸等。這些魔鬼會在你不經意間控製你的言行,破壞你的良知,將你的內心束縛起來。這些魔不一定是醜陋的,他們可能千嬌百媚,引誘我們一步步走向陷阱,將我們牢牢地控製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