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很簡單,就是能體諒別人。因為能體諒別人,所以你不會對人吹毛求疵,所以你不會對人怒目相對,這就是厚道。
——星雲大師
我們在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懂得體諒別人,喜歡吹毛求疵。甚至很多時候,把這種毛病當成了一種習慣,成為了一種常態。有太多人非常過於挖掘別人的缺點,過於苛求身邊的朋友。
常言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個人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處處高標準、嚴要求,不懂得體諒別人的失誤或者是錯誤,便很難結交到朋友或知己。
不知道體諒別人,其實就是在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世上其實很少有錯誤是不可原諒的。如果不懂得體諒,一味地去責備,往往會導致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同時,不肯體諒別人的人,往往使自己吃苦,因為無論是責備還是記恨都對自己的心態、健康無益。
然而,一旦學會體諒別人,就會經曆一次心靈的淨化。體諒別人不僅是愛心的體現,而且是極高思想境界的升華。真正的體諒,是一種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積極行為。體諒別人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品質,一種正確的自我意識的體現。一個人隻有具有足夠的自信,才會有寬容的胸懷,去體諒別人。體諒所得到的收益,是人際關係的協調和適應。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修煉體諒別人的心態。
西方神學家康庇斯曾經寫過這麼一段話:“很少人會以衡量自己的天平來衡量別人。”實際上這也正是我們是否能去體諒別人的關鍵所在。當我們做了一件令別人不快的事時,我們總會找到一個代罪羔羊,我們很快就體諒了自己。但是對別人為什麼不能呢?關鍵在於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如果你能使這八個字成為你的生活習慣,進而成為你的第二天性,你一定會是快樂的人。因為當你苛責別人時,他也會像你支持自己一樣,盡量體諒他的本意和初衷,體諒他的習慣,體諒他的過失。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與第二任總統亞當斯從交惡到冰釋,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傑弗遜和亞當斯原本是好朋友。但是因為總統競選,兩個人的關係出現了矛盾,因為傑弗遜的勝出把亞當斯趕下了台。傑弗遜在就任前夕,到白宮去想告訴亞當斯,說他希望針鋒相對的競選活動並沒有破壞他們之間的友情。遺憾的是,傑弗遜未來得及開口,亞當斯便咆哮起來:“是你把我趕走的!”
此後的11年中,這對好友的交往中斷了。後來傑弗遜的幾個鄰居去探訪亞當斯,這個堅強的老人仍在訴說那件難堪的往事,但接著衝口而出:“但他也是沒辦法,要是我,我也會把他趕下台。其實我一向都喜歡傑弗遜,現在仍然喜歡他。”
鄰居把這話傳給了傑弗遜,傑弗遜便請了一位彼此皆熟的朋友傳話,讓亞當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結果,兩個人相互體諒,冰釋前嫌。亞當斯回了一封信給他,從此兩人便開始了也許美國曆史上是最偉大的書信往來。
當你被疑慮與缺乏自信所征服,被侵略與恐懼所征服,你就受到了壓力。你要抨擊他人時,不妨先自問:“要是我在他的處境之下,我會怎麼做?”體諒可以幫助我們恢複友誼、愛情和事業。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迫切地需要友誼、愛情和事業,而體諒發射的第一道光和熱,是在你失去理性時,猶能自問:“要是我處在他的境況,我會怎麼做?”能夠做到這一點,就能證明你已經達到一種非常高的寬容境界。
當我們因別人犯了錯誤而表示憤慨時,當我們把別人貶得一文不值時,當我們抓住別人的一次謊言時,別忘了,我們自己曾經也犯過無數次這樣的錯誤。要學會去體諒別人,記住:每一個人都不是按照你的意願而設計的。學會了體諒,才能夠輕鬆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