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不能代表人格,誠信才是。
——海濤法師
孔子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對於一個人來講,言而有信是處事的基本法則。
從古到今,信守承諾就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形容有信譽的成語也非常多,如“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忠信,行篤敬”等,從這些詞句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古代人對信譽非常重視。
在過去農業社會,科技不發達,出外就業的人要靠信差投遞家書、傳遞口信,甚至寄送物品。信差之所以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全靠自己的信譽。
對此,星雲大師也曾說過:“從政的人,能夠信守承諾,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才有辦法推行政令;居上位的人信守承諾,可以激發屬下效忠的鬥誌;朋友之間互相信守承諾,是鞏固友誼的基石。”
古時候,一個叫皮斯阿司的年輕人將被處以死刑。
這個皮斯阿司是個孝子,在臨死前,他希望自己可以去見父母一麵。
他對國王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國王念在他孝敬父母的份上同意了,但是有一個條件:皮斯阿司必須找一個人來替他坐牢。如果他到時間不回來,那麼替他坐牢的這個人將被處死。
國王的要求雖然簡單,但卻是近乎不可能做到的條件。因為誰都怕皮斯阿司一去不返,到時候自己可就一命嗚呼了。
在皮斯阿司自己都已經絕望的時候,有一個人居然對國王說自己願意替皮斯阿司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皮斯阿司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激動地對達蒙說:“謝謝你,請相信我,我一定回來。”
就這樣,皮斯阿司獲得了回家探望父母的機會,而達蒙則被關在了牢裏,如果幾天後皮斯阿司一去不回,那麼達蒙將是那個走上斷頭台的人。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皮斯阿司一直沒有消息。所有人都說:“達蒙被皮斯阿司騙了,他不可能再回來了。”隻有達蒙一個人說:“我相信朋友諾言!”
很快就到了皮斯阿司行刑的那天,但是他卻還是不見蹤影,隻好由達蒙替他死。當達蒙被押赴刑場時,圍觀的人都笑他是個傻瓜,甚至有人說:“他這簡直是在自殺,皮斯阿司好不容易逃走,怎麼會再回來?這一切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圈套。”
追魂炮點燃了,達蒙就要被行刑了。一些膽小的人都不忍看這一幕,所有人都為達蒙感到惋惜,並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就在千鈞一發的時刻,皮斯阿司從風雨之中飛奔而來!他高聲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刑場邊上圍觀的人都被感動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信守諾言的人。
很快,國王就知道了這件事。他馬上下令:赦免皮斯阿司的罪過。
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組織,一個國家,當信用成為安身立命的尺度之後,就可以改變成敗,麵對生死也不會有什麼憂慮。眼下,一些人,平常看起來滿嘴義氣,但一遇到問題就背信棄義,違背做人的原則,這顯然是不符合安身立命基礎的。
容人之短,恕人之過。
寬以待人,厚德載物。
厚道之人,
必有厚道之福。
晉文公派兵圍攻一個叫“原”的地方,在大軍出發之前,他對所有人說:“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就馬上退兵。”三天後,還是沒能攻下,但是敵人也已經快支持不住了,最多再有一天就會投降;晉文公卻依舊要按照原計劃退兵,當時他手下許多大臣都說:“我們再堅持一天,就可以破城了。”可晉文公卻對他們說:“對人民信守承諾比攻占城池重要。”結果就因為晉文公的誠信,反而感動對方,主動獻城投降。
無獨有偶,諸葛亮在祁山與魏軍作戰,為生養兵力,規定士兵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回家休息,由別的部隊前來換防。後來戰爭越發激烈,有人建議暫緩送兵回國,諸葛亮堅持對士兵的承諾,因而感動士卒主動回營,奮勇作戰,終於取得勝利。
這些都是諾言的力量,一個信守諾言的人,在別人的眼裏一定是厚道之人,會被人們所愛戴和尊敬。所以,做人做事要謹記,說出去的話一定要兌現,心中莫要生出阻礙行動的業障。這樣,即便在開始的時候為這份守信付出很大的代價,但將來得到的遠遠不止你當初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