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淡看人生煙雨重重(2 / 2)

佛家有雲:一切皆是夢幻。這就是說,我們看到的、聽到的,都有可能不是真的,都來源於我們內心的構想。哲學家笛卡爾也說:“我思,故我在”這兩種來自不同文化的思想,其實都告訴了我們同一件事情——人的感受都在被思想所控製。當你的內心平靜不動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一切都是和諧而寧靜的。相反,當你因為某些原因而“心動”時,憂愁、煩惱自然就會接踵而至。

當我們赤條條地來到這世上的時候,身無寸縷之衣,手無分文之資,因為沒有任何欲望,所以我們不用對任何東西“動心”,那時候的我們也根本不可能有煩惱。但自從我們有了欲望,開始為了某些東西“心動”的時候,煩惱就隨之而來了。

現代人大都生活在鋼筋水泥構築的城市裏,住鳥籠式的公寓,在鳥籠式的辦公樓上班,離大自然越來越遠,追求的東西也越來越物質。這樣的生活環境限製了人的眼界,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所有人為了滿足欲望你爭我奪,心裏自然少了些恬靜和諧,多了些煩惱憂愁。

的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我們的心太容易被各種事物所牽動。誘惑像是一匹劣馬,我們的心常常被這匹馬牽引到錯誤的方向。擺脫這匹劣馬的糾纏,讓自己的心安定平靜,是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修行。

蘇東坡曾作了一首詩偈,自許為震古鑠今,心中自是非常得意,就叫自己的家丁馬上給江南金山寺的佛印禪師送去,希望能得到他的讚揚。蘇東坡壽偈中題的是:“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誰知佛印禪師看完後什麼話都沒說,隻在上麵寫了“放屁”二字,就叫家丁給帶回去了。

看到“放屁”二字之後,蘇東坡氣得跳腳、坐立不安,並親自去見佛印,小船剛過了江,蘇東坡就見佛印禪師正站在岸邊笑迎。蘇東坡非常生氣,衝前就嚷:“禪師!我好心好意讓家丁給你送信,有什麼錯了?禪師為什麼開口就罵人呢?”

佛印禪師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說:“我還以為你真如自己所說的那樣,能八風不動呢,怎麼一句話就動心了呢?”蘇軾這才知道佛印的用意,不再煩惱了。

原來,佛教中把“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種心境稱作“八風”。蘇東坡認為自己能夠不被身外之事所牽絆,但到頭來還是經不住小小“放屁”二字的考驗。

確實,我們的煩惱往往不過就是來源於心中某一種不夠理智的悸動。如果我們能看開一些,放下一點,哪裏還有那麼多煩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