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再沒有什麼可失去的時候,就是你開始得到的時候。
——於丹
我們的內心往往被自己的各種情緒所牽動。心中有貪,貪心即生起,心中有嗔,不滿就特別強烈。我們的行為都在跟著我們的思想行動,所以,要克製自己的不良行為,首先必須要控製自己的思想。
人的思想是最不可琢磨的東西,它如同一匹野馬,一旦奔馳起來,便難以控製。因為我們思想的動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少煩惱。所以,人要想活得自由,活得淡定,首先應該去清淨自我的意識,不生貪愚,將嗔恚和害人之心扼殺在搖籃裏。
淨土主要是看心,心裏清淨,世界就清淨。學佛,自淨其心是很重要的。由此可見,我們情緒波動的主要原因其實不是外界的誘惑,而是自己內心的變動,我們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生命中的一切坎坷,通常是自己的錯誤造成的。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在麵對世事變幻時控製自己的思想、把握自己的情緒,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守住自己的平淡,
守住自己的生活,
就能收獲幸福。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自己手下的幾萬楚國大軍,浩浩蕩蕩地去攻打鄭國。
楚國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最終攻到了鄭國的首都城下。
鄭國的兵馬此時都在邊疆駐紮,所以都城內兵力空虛,根本抵擋不住楚國的大軍。
眼看鄭國危在旦夕,群臣霎時間沒了主意。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拚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可是麵對強大的敵手,無論是拚死一戰還是求和,都無法保全鄭國的安寧。
這時,鄭國上卿叔詹站出來說:“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叔詹說完自己的計策之後,文武官員都紛紛讚同。於是鄭國便將都城的守衛工作都交給了叔詹。
叔詹首先命令所有士兵都潛伏起來,然後令街市上的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頭部隊到達鄭國都城城下,看見這幅場景,不禁疑惑:“莫非城中有埋伏,誘我中計?”公子元趕到城下,看見負責城內駐防的叔詹在城門附近慢慢悠悠地散步,身上連盔甲都沒穿。公子元非常好奇,認為其中肯定有陷阱,不可貿然進攻,便命令部隊撤退,待探聽真相後再做定奪。
在這個故事中,與其說叔詹戰勝了楚軍,還不如說叔詹戰勝了自己。在大兵壓境的危急時刻,居然能夠保持平和的心態,想出克敵製勝的辦法,還能夠不穿盔甲走到離敵人最近的地方,不露出一點懼意。能做到這兩點,就證明叔詹對於自己情緒的控製可謂是登峰造極。所以他才能在危機中力挽狂瀾。
古人雲:“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就是說靠勇力戰勝別人最多不過證明此人孔武有力,而如果能戰勝自己,才可證明此人是真正的強者。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想要戰勝自己,讓自己的內心不因外物而波瀾起伏,首先就要戰勝自己的欲望。那些不能戰勝自己欲望、永不知足的人,如同抓著火炬迎風向前一樣,最終被火把燒傷手臂,甚至被火焚身。
欲望是一個無底洞,永遠都不可能被填滿。人的欲望就如滾雪球,會越滾越大,但是最終都會被融化。
太多人因為沒能戰勝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很多無謂的事物上浪費了生命,唯有用最純真、最平和的心靈看待這世界,我們才能以喜悅、寧靜的心態享受生活。
人生有一種境界叫做“無我”,進入這種狀態之後,就不會在意自己內心的感受、思維與觀念,當然也就不會被自己的情緒所控製,所謂“一切隨緣”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