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自己的力,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能得多少就得多少,不應該得到的,不執著一定要擁有,順應所處的環境,生活就會快樂一些。
——聖嚴法師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緣、善緣、惡緣……都是人生所要麵對的各種緣分。
這些緣分中,有些緣對我們的人生有利,但是有些緣卻對我們並無好處。人總是想趨利避害,喜結善緣而厭惡惡緣,可是人生哪能總是如意,很多時候,善緣爭取不到,惡緣卻躲不開。如果是為了躲惡緣、結善緣而大費腦筋,最終可能也是雞飛蛋打,一無所獲。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被毒辣辣的太陽曬成枯黃一片。
看著枯黃的草地,小和尚著急地對師父說:“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
“等天涼了。”師父不動聲色,接著說:“隨時!”
中秋,師父上街去買了一包草籽,對小和尚說:“這會兒去播種吧。”小和尚高興地拿著草籽去了。
不一會兒,小和尚又急急忙忙地跑進來,說:“不好了、不好了,秋天風大,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
師父搖搖頭說:“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隨性吧。”
看著自己播下的種子,想著以後就能長出綠油油的小草,小和尚很高興。但這時飛來了幾隻小鳥,去啄那些種子。小和尚生氣地去追趕那些小鳥,忙對師父喊:“要命!種子都被鳥吃了!”
“沒關係!我們播下的種子很多,他們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下起了一場大雨,一大早小和尚衝進禪房,氣急敗壞地嚷嚷道:“師父!這下全完了!好多草籽被雨衝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生長!”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以後,地麵上長出了許多青翠的草苗。就連一些原來沒有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看著自己的勞動有了成果,高興得直拍手,師父點點頭道:“隨喜!”
世間萬物皆有規律,有時我們強求不來、改變不了,所以不妨像故事中的那位師父一樣,萬事隨緣,隨順自然。
隨緣,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一種精神。
隨緣,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生命的禪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能夠在世界的紛紜變換中巋然不動,那便是安詳自在。
隨緣,是一種不強求的態度,但是並不表示在生活曆程中裹足不前。該進則進,該退則退,該等則等,這才是真正的隨緣態度。
隨緣,也不是無目標的等待,人生不是苦等,隨時隨地都要隨著因緣機遇鍛煉自己、提升自己。順逆成敗,都能隨緣得到新的經驗和成長,那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
在一次歌手大獎賽上,一位年長的評委在聽完女歌手的演唱後,來到後台告訴她:“你雖然有些演唱的天賦,但照現在情況繼續下去,我看你不會獲得成功。”
女歌手非常驚訝,問:“為什麼?”
老先生說:“我知道你有暴牙,本來這並不影響你的歌唱事業,但是你在唱歌時卻一直在掩飾它,這樣一來,你的聲音便得不到正常發揮。因此你永遠也不會成功!”
女歌手聽了老先生的話,情緒非常低落。
老先生拍了拍她的肩膀,說:“暴牙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它正是你的特色。忘記你的暴牙去唱歌,才能唱出你最好的歌聲。”
這位女歌手因為這位長輩的指點,在歌唱上脫胎換骨,最終成為了一名成功的歌手。
老先生給女歌手講了那麼多話,其實可以用兩個字概括——隨緣。既然自身的缺陷無法改變,又何必強求呢?女歌手明白了這一點,就等於放下了自己的包袱輕裝上陣,自然能走得更遠。
放下那些無謂的掩飾吧,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們隻要能夠拿出自己最本質的東西,就已經足夠精彩了。
禪家有一首詩說:不求名利不求榮,隻麼隨緣度此生,一個幻軀能幾日,為他閑事長無明。這正是對隨緣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