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無情人終成眷屬
夫人艾榮小病大養。常常不上班。但她總得找點事情消磨時間。現任警備區政委的夫人楊旭,在家養病,也需要有個說話的伴兒。楊旭和艾榮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是衛生隊的戰友,可是楊旭已經是某個醫院的副政委了。艾榮和她有共同語言,可以和他發牢騷。這天,艾榮又去她家談天。談了一會兒,楊旭說:“我有一塊心病,老是堵得難受。”
“你有什麼心病?”艾榮問。
“就是我那寶貝女兒閔青蓮的婚姻。她都二十四歲了,還沒有結婚。你知道,這孩子心性高,一般人還看不上。處了幾個對象,都黃了。再過二三年,不結婚,可要‘老’在家裏了。你說愁人不愁人!你周圍有沒有合適的對象,給介紹一個?”
艾榮想了想,一拍巴掌:“你怎麼不早說呀。我們老頭子,新調來一個秘書,名叫卜奎。二十三歲。論才華,論模樣,論人品,真是沒有挑的。我們家裏,無論老爺子和我們娘倆,都離不開他了。好象我們的兒子,和你們青蓮是天生的一對!”
“那我得拜托了。”楊旭說。
“咱倆個,誰和誰呀。什麼‘拜托’不‘拜托’的,你的事不就是我的事嗎?”
“不知道人家相中相不中我們青蓮?”
“他不就是一個秘書嗎?青蓮,警備區閔政委的女兒,他還要什麼樣子的!青蓮還算下嫁,他還是高攀呢。”
“那我可等著好消息了。”楊旭說,又叮囑“你得抓緊點呀!”
“保證的,一說一個準!”
卜奎秘書越來越象張敬懷的兒子了。盡管張敬懷和夫人沒有夫妻感情,說不了三句話就吵嘴,可是兩個人喜歡卜奎,則是共同的。現在張敬懷和夫人共同要給卜奎操辦婚事了。
此前,有人給卜奎物色了兩個對象,一個是育才小學的音樂教員。一個是陸軍總院的護士。對這兩個女孩子,因為卜奎目前不急於解決婚姻問題,根本沒有和本人見麵。這天晚上,吃過飯,夫人把卜奎留下,要和他談談這件他的終身大事。
張敬懷也進來了。三人坐定,泡上茶,首先是夫人說:“小卜,外邊人都叫你‘卜秘書’,我還是叫你小卜。其實,你也不小了——二十三歲了吧。”
“虛歲二十三,我生日小,周歲二十二。”卜奎說。
夫人說:“你看看,都二十三歲了,你該考慮考慮婚姻大事了。”
“不著忙。不著忙。”卜奎有些臉紅地說。
“什麼不著忙?我還等著抱孫子呢——你別怪我倚老賣老,我當你的幹媽,夠資格吧?在興早婚的農村,你早就做爸爸了。”
卜奎不語。
夫人繼續說:“我給你介紹這個對象,名叫閔青蓮,她父親是市警備區的政委,高幹。家庭條件沒有比的。人家青蓮呢?工作積極,要求進步,剛十八歲就入黨了。你也許認識,她在宣傳部當打字員,聽說很快要提秘書。我對她再沒有那麼知根知底了。如今談對象,要把政治放在第一位,我看很合適。”
卜奎還是不語。
夫人又說:“你不要覺得自己給張敬懷當秘書,提拔的快,前途光明!要找個天仙。”
“我沒有那麼想,家庭、地位、模樣都不重要。”卜奎說。
夫人繼續介紹著:“人家閔青蓮,論人品,模樣,沒有說的。今年才二十三歲。”夫人把閔青蓮減了一歲“俗話說,女大一歲,終身富貴;女大兩歲,高官高位,女大三,抱金磚。……”
張敬懷看了夫人一眼,覺得她的話有些粗俗離譜。但他沒有說話。和她爭論什麼問題,還是以吵架也結束。況且這是卜奎的事,他不想多插嘴。
“您的好心我領了。”
“你這個張敬懷有什麼意見?不關心關心你的秘書呀?”夫人問丈夫。
張敬懷停了一刻略作思考,慢騰騰地一字一句的斟酌著:“找愛人這件事,是一件很嚴肅的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後悔一輩子。如果論條件,按我的想法,且不可隻看臉蛋漂亮。漂亮的人,不一定可愛;可愛的人不一定漂亮。有的女人,很漂亮,但性格不好,你和她一起生活就很難得到幸福。……”
此時,張敬懷下意識地看了夫人一眼,夫人並沒有注意。卜奎感到,夫人年輕時候是個大美人。皮膚白嫩得好象一指甲能掐出奶水來。如今雖然因病臉色顯得慘白,又十分瘦弱,但當年風韻猶存。張敬懷繼續說“我以為,在考慮對方條件時,一定要想想‘可變條件’和‘不變條件’。”
張敬懷又思慮了一刻:“什麼是‘可變條件’呢?比如,無論本人或對方的至愛親朋,現在當官的,將來可能下台;現在是老百姓的,將來也可能當官。過去沒有錢的,將來可以有;現在有錢的,也會變成窮光蛋。過去沒有知識的,通過學習,可以變得有學問;過去有知識的,如果怠惰,也會落後。……這都是‘可變條件’。‘不變條件’是什麼呢?‘不變條件’主要看一點,即本人的品質,性格。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本性就是品質,性格。一個開朗的性格,不會變得狹窄;一個內向的人,也很難變得開朗。一個自私的人,很難變得大公無私。一個熱心腸的人,對同誌,朋友,親人,不會冷漠……我不是說,一點不能變,而是‘難移’——難而已。”
卜奎認真聽著,張敬懷繼續說:“這‘不變條件’,主要考慮這個人是不是自私,是不是搞個人主義,是不是關心別人,是不是通情達理,在一起生活能不能達到和睦,和諧。”
“要我說,”夫人插話:“這政治條件最重要。我說的閔青蓮,政治條件最好。黨員,要求進步,聽組織的話,組織觀念強。現在雖然是打字員,很快要提拔秘書科當副科長了。”
張敬懷又覺得夫人的話有些離譜,問:“你怎麼知道?這是組織上的事?”
“我怎麼不能知道?不知道,我還不能打聽!”
“你打聽這幹什麼?小卜是找愛人?是找科長?”張敬懷有些生氣,一想此事不宜和她爭論。說:“這事,讓小卜自己拿主意吧。”又轉身對卜奎說:“這是你自己的事,我們的意見,誰的意見你都不要聽,隻能作參考。”說著走回自己的房間。
夫人又勸了半天,說:“你們可以先見見麵,處一處嘛。就是買東西,不是也得看看貨嗎?行就行,你相不中她,或者她相不中你,各走各的路,拉倒。我隻是叫你和她見見麵,又不是向你要東西,你能損失什麼呀?”
話說到這裏,卜奎隻得答應見見麵。
過了幾天,卜奎尊重了夫人的意見,決定和閔青蓮見一麵。
艾榮說:“閔青蓮你又都在省委,將來結了婚,解決房子問題容易。”
卜奎答應後,艾榮立即和楊旭通電話,報告好消息。
他們第一次是在張敬懷家裏見的麵。見麵前已經對雙方都挑明了,說是互相相看。談得好,可以“處一處”,如果彼此都覺得不合適,就作罷。這天張敬懷不在家,是由艾榮從她家把閔青蓮接來的。夫人她作了彼此介紹,就回自己房間中去了,讓兩個青年談吧。她希望兩人能談成功,方對得起楊旭這個朝鮮戰場上的老戰友。
艾榮退出去後,兩青年人在和異性接近方麵,都是個“雛兒”,顯得很拘謹。
當夫人給二人介紹時,卜奎隻是匆忙看了閔青蓮一眼。這個女孩子身量有一米六的樣子,身材適中,麵容白淨,如果把五官分割開來看,都說不上美麗:眼睛不大,眉毛也不濃,鼻梁也不高,嘴唇薄薄的,抿著。把這些搭配在一起,倒使人覺得很和諧,也可以說是一種質樸美。
從夫人走出去後,閔青蓮再也沒有抬頭。卜奎覺得,今天隻是見見麵,她的工作表現,先進工作者,出身貧農,父親是警備區政委,母親是什麼醫院的領導之類,他都不在意。卜奎覺得,他沒有可以問的問題,隻等著對方先說話。
兩人,一對沉默,閔青蓮隻是低頭扭著手中一塊手帕。
又是一段沉默。
“你家是什麼成分?”
閔青蓮忽然冒出了這麼一句。
卜奎走神了,好象沒有聽到“啊?”地抬起頭。
“你家是什麼成分?”
卜奎回答:“土改時劃的是下中農……”
“父親母親都在農村?”
“嗯,父親去世了。母親在縣裏一個廠子,當工人……”
“艾榮阿姨……給我看了你寫的一篇文章,我看你很有學問,你讀的書很多?”
“念到高一,家裏供不起了,就參加了工作。”
經過這麼幾問,她好象放開些,不再那麼拘謹了。
“你什麼時候入黨?”
“前年……”
“我是大前年……”這時她臉上微微露出自然的笑容。
整個談話,都是她在問,好象她不是來談戀愛,倒是在審幹。這使卜奎覺得不太舒服。但一想,她要了解這些,也無可厚非。
第一次“會談”,持續了有四五十分鍾。卜奎忽然想起,張敬懷女兒勝美前天要他給買象皮泥,而且今天就要。他有了借口,忙說:“就談到這裏吧!我有件急事要做。”
閔青蓮似乎有些意外,說:“我們科長給了我半天假呢……”好象她還想談下去。
“就談到這裏吧!”
“下次什麼時候見麵?”
“再說吧……”卜奎好象漫不經心。
閔青蓮剛走出去,夫人進來問:“怎麼樣?”
“還……還可以……”卜奎不知道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