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張敬懷的新秘書(1 / 3)

第三章 張敬懷的新秘書

卜奎到省委報到了。這是由辦公廳單主任通知他的,說是讓他給臨時幫助張敬懷做一段工作。

此前,組織部長曾經向張敬懷提出建議:讓卜奎先在辦公廳作為一般的秘書,考驗一段,看看他的能力,如果稱職,再作張敬懷的秘書不遲。可是張敬懷堅持,馬上把卜奎調到他的身邊當秘書。以至張敬懷說出這樣的話來:“你們給我配秘書,我相不中;我相中了的,你們又提出這樣那樣的建議,咱們到底誰聽誰的呀!”大有我意己決,勿庸再言的氣勢。組織部長還是堅持:“給您當秘書,按任用幹部原則,是要經過嚴格考核的。”張敬懷說:“他不在我身邊,我怎麼考核他?”但張敬懷也退了一步,目前不算正式秘書,要半年試用期。。

卜奎到了省委,先向辦公廳領導報到。然後由單主任和他談工作。總務科長在張敬懷辦公室隔壁給他騰了一間小屋,安了一張床,既是辦公室,又是住室。省委後院就是省委的大食堂。吃飯極其方便。張敬懷又讓在自己院子中的西廂房,騰出一間屋,也安了一張床。他也可以住在張敬懷家裏。這樣,張敬懷有什麼事,無論在什麼時候,可以隨叫隨到。張敬懷還告訴卜奎,你如果願意,也可我家裏吃飯。

此時卜奎的心情非常複雜,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工作做好,是不是會辜負張敬懷的信任。他沒有想到,他寫那篇文章時,不過是心中有話,不吐不快,沒有想到,這篇文章竟然在改變他的命運中,起了這麼大的作用,他隻有好好工作,來報答張敬懷了。

可是,辦公廳單明主任對這個小青年一直不放心。給張敬懷當秘書,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崗位呀!他必須開導開導他。如果工作中出了一點紕漏,他這個辦公廳主任是有責任的。

在卜奎報到的第三天,單主任和卜奎認真作了一次長談。

單主任是一位老辦公廳主任了。對工作要求嚴格,一絲不苟。管好省委領導的秘書們,他是有責任的。不允許出現任何庇漏。

首次和卜奎個別談,他先說了些歡迎之類的話,然後對卜奎說:“卜奎同誌,你過去在地區工作,表現很好。可是你應該知道,在地區和省委,位置不同,工作要求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知道,我很怕工作不稱職,做不好,造成損失。”卜奎低著頭,感到負擔沉重。

“你有了這個想法很好。特別是給張敬懷當秘書,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紕漏,不僅給你個人,還會給張敬懷造成不良影響。”

接著單主任對他諄諄教導說:“先說這工作能力:因為張敬懷管的是本省的或者是有關國家的大事。大事可多了:東、南、西、北、中,黨、政、軍、民、學,農、林、牧、副、漁,文、教、衛、財、貿,秘書雖然不能盡通,但方針、政策方麵的基本知識是必須明白的。 “第二是文字水平:因為要替張敬懷起草發言稿,講話稿,工作總結,對上的報告,對下的批示,有時候又要得很急,如果說張敬懷明天要去開什麼會議,做什麼報告,你就得馬上準備,有時還要帶許多資料。不僅秘書要是“筆杆子”,還得是快手。有時需要一夜之間,熬出上萬字的草稿,這種稿子的文筆,既要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又要符合當時的需要。這要先請示張敬懷,根據張敬懷指示的精神,再經過自己的思考,寫出的稿子,才能符合張敬懷的意圖和要求。

“第三,還必須有很強的綜合、平衡能力。張敬懷管的方方麵麵的事很多。就說每天上邊發下來的,下邊報上來的文件,群眾來信,不要說堆積如山,用尺量是可以說的。張敬懷不會有時間全看或者細看,這就需要秘書分類整理、歸納,在文件上貼簽,寫出內容提要,供張敬懷批閱。你不能漏掉重要的,也不能把本來屬於秘書自己可以處理的,再‘端’給張敬懷,浪費張敬懷的時間。

“第四,秘書和張敬懷是領導與被領導關係,但政治上是同誌關係,組織上必須服從領導,可是領導也不可能事事都絕對清楚。秘書要服從,而不能盲從。秘書要代替張敬懷做許多輔助性質的工作,但不能‘越位’,大事不請示張敬懷,擅自做主是絕對不行的。秘書不僅要做自己業務範圍內的工作,還要關心張敬懷的生活、健康。關心而不是阿諛奉承,……要正確處理這些關係,有許多矛盾和辯證法。

“第五,秘書常常接觸黨的最高機密,對這些機密,要有“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子女”的精神,搞自由主義是要犯大錯誤的。

“第六,當張敬懷在省裏開會時,張敬懷的秘書們,也就有聚在一起的機會了。當沒有事的時候,難免談天說地。一般說來,在領導班子間,有些分歧或者矛盾,是正常現象,絕對的團結是沒有的。有時張敬懷難免對秘書無意間,流露出某些情緒。所以,在秘書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的時候,隨便議論張敬懷和“傳話”,是最忌諱的,否則要涉及領導團結的大局。做到這一點,要用黨性來保證……,

“不能細說了,這種嚴格的工作要求和複雜的互相關係,有些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要靠在實踐中體會……以後有什麼問題,你可以找我,隨時彙報。不要怕我麻煩……。當秘書的責任和學問,不是幾句話能夠說清楚的。以後在實踐中你會慢慢理解吧。”

卜奎感謝單主任的關懷,並且表示一定按照單主任指示精神,好好工作。

“就談到這裏吧。”

卜奎懷著感激的心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了。他時常想念老母親,但是,有他姐姐照顧,而且母親轉為城市戶口,吃商品糧。當時叫“農轉非”這是比登天還難的事。這種大恩大德,他怎麼報答呢?所以,他不僅擔當了秘書的責任,同時也負起了張敬懷的家庭生活責任。張敬懷夫人的身體不好,他陪夫人到醫院看病。張敬懷的小女兒勝美,已經進了幼兒園,每天接送勝美,也是他主動承擔的任務。有時張敬懷的廚師來不及采買,他也提著籃子主動到市場上去。

使張敬懷覺得十分滿意的,還是他細致而又有條理的工作作風。張敬懷每天都會收到數十份文件。經過他整理分類:必須張敬懷親自批閱的,他用曲別針別在一起。此類文件,如果涉及到黨的重大方針政策,他都把有關這方麵的文件,擺在前邊,供張敬懷閱讀;凡是不太重要的文件,他也歸類在一起,寫上“內容提要”,讓張敬懷一目了然。有些群眾來信,該轉給有關方麵的,他別在一起,注明:“建議轉某某單位處理”。有些需要張敬懷去講話的重要會議,他先請示張敬懷講話的內容提要,然後起草講話稿,讓張敬懷修改。有些不太重要的會議需要張敬懷講話,他就先起草個講話提要,供張敬懷參考。有時,遇到什麼問題,張敬懷也先征求他的意見。在張敬懷不太忙的時候,張敬懷也和他談天說地。

這樣過了不到三個月,他已經成了張敬懷的不可離開的助手甚至成為忘年交的朋友了。

由於張敬懷不替夫人說話,艾榮的職務和待遇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哪怕他向組織部說一句:“你們考慮一下艾榮同誌的工作安排問題。”組織部門也會心領神會,一下問題就解決了。“舉賢不避親”嘛!可是張敬懷就是不肯說這句話。

自從女兒下生之後,他幾乎沒有抱過她,親過她。連進省委幼兒園,也是艾榮去聯係的。所以,女兒對這個爸爸也沒有感情。張敬懷白天上班開會,晚上回家批閱文件,哪有時間去親親女兒?因此,父女之間沒有親情。

有一個星期六,卜秘書去幼兒園接勝美。幼兒園離張敬懷的家裏,有四、五站路,還需要換一次車。平常隻要勝美見到卜秘書去接她,馬上叫著“卜叔叔”,就撲到他的懷裏,跟他回家。可是那天小勝美哭得象淚人似的,就是不跟他走。卜奎問幼兒園阿姨,出了什麼事?阿姨說:“剛才幾個小朋友在一起議論:看誰的爸爸媽媽官大。有的孩子是吉普車來接,有的孩子是小臥車來接。他們說,用吉普車接自己的,爸爸媽媽不如用小臥車接孩子的官大。有的孩子對勝美說,你爸爸的官肯定不如我爸爸官大。小勝美不服,說,不對!我爸爸的官比你爸爸官大。那孩子說,你爸爸要是比我爸爸官大,你讓他用小臥車來接你,我才信呢?所以她等著小臥車來接她。”

卜秘書勸著勝美:“好孩子,跟叔叔走吧。”說著去拉她的手。

小勝美打著滴溜,哭著不肯走。阿姨怎麼勸也不行。沒有辦法,卜秘書隻好給車庫打電話。誰知張敬懷因為有會議,車子不在家。這樣一直等到晚上七點多鍾,才來了車子,把勝美接了回去。

一進門,夫人艾榮問:“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呀!”

卜秘書說了細情。張敬懷也聽到了,大發脾氣:“誰讓你用我的車子去接她了?下不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