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是針對某一現象、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對獲得材料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發現本質特征和基本規律之後寫成的書麵報告。
調查報告是一種在新聞領域和機關應用文領域中都可采用的常用文體,也就是說,它是新聞和應用文的兩棲文體。不過,有些在機關之間流通的調查報告,可以沒有新聞性。而在報刊廣播上發表的調查報告,必須有新聞性。
1.介紹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
某一地區、某一單位、某一企業,在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過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經濟建設、科學教育等方麵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了把他們的具體做法和成功奧秘反映出來,可以對他們進行專題的調查,然後寫出調查報告,這種類型就是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
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跟工作通訊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績為主的類型有些近似。區別在於調查報告重在調查,特別注重對調查過程和調查所得數據的敘述和列舉。
如: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的《窮山今日皆文章——廣東梅州市山區開發工作考略》,1999年12月23日發表的《靠名牌贏得市唱—關於深圳飛亞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調查》,以及同日發表的《不信民心喚不回——從寧鄉縣五個鄉鎮的變化看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這幾篇調查報告分別從農村山區開發、大型企業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方麵,介紹了幾家成功的經驗。
2.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
跟上種類型相反,這是針對某一存在問題展開調查,以揭示這一問題的種種現象和深層原因為主要目的的調查報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問題的症結所在,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也是比較多見的一種調查報告樣式。1999年12月22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的《一個富裕居委會的財務調查》,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莘莘打工者,維權何其難》,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登的《政府決策豈能朝令夕改——浙江溫嶺市一市場建成後開業受阻》,都屬於這種類型的調查報告。
3.反映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
這是針對社會現實中某種新近產生或新近有了長足發展的事物而寫的調查報告。
在現實社會中,新生事物總是不斷湧現的。這些新生事物,究竟是顯示了社會發展的某種趨勢,有著光明的發展前景,還是曇花一現的偶然現象?對這些新生事物,究竟應該肯定,還是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反映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的文體功能,就是全麵的報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況和特點,分析它的性質和意義,指出它的發展規律和前景。
對新生事物,調查報告的最終意見可以是肯定性的,例如1985年1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登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調查報告》,在對被人稱為“中國的矽穀”中關村電子市場進行調查以後,認為它為科技、教育、經濟體製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對一些新生事物目前的狀況,也可以持一種質疑或探討的態度,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社會調查《個人住房貸款緣何發展緩慢》,所調查的個人住房貸款在中國是一個新生事物,但是它的發展狀況並不理想,原因在哪裏?作者揭露了形成障礙的幾個因素。
4.社會情況的調查報告
這是針對一些社會情況所寫的調查報告。這裏所說的社會情況,主要是指社會風氣、百姓意願、婚戀、贍養、衣食住行等群眾生活各方麵的基本情況。
這類調查報告雖不直接反映政治、經濟等重大問題,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經濟密切相關的。另外,這也是群眾最為關心的一些問題。因此,各種新聞媒體都十分重視這一領域的報道,《中國青年報》、《文彙報》等都曾開辟過公眾調查專版。類似《北京人出遊記——北京居民京、津、滬地區旅遊消費調查》、《中國夫妻過得怎樣》等,都屬於這種類型的調查報告。
10.2.3文種特征
1.較強的針對性
必定是某一情況、某一社會問題、某一成功經驗,引起了人們一定程度的注意,為了進步一步得到它的詳情、真相,認識它的性質,才需要有人專門對它進行調查、研究,向有關機關提供報告。可見,調查報告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文體。
例如,高考是農村青年的一條重要出路,可是我國教育現狀還比較落後,考生眾多而錄取人數有限,於是造成了大量的高考落榜生,他們不甘心重新被捆綁在土地上,可是又找不到出路在哪裏,這就形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有人專門就此作了充分調查,寫出了題為《獨木橋下的思索——關於農村高考青年的報告》。還有,由於正規本專科的錄取人數有限,於是又有了各種各樣的成人教育方式,各校紛紛舉辦自學考試輔導班、脫產成人教育班等等,這些辦學方式的效果如何,學生能否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被培養成材?也有人對此作了調查並寫出報告供有關部門參考。這顯然都是一些很有針對性的寫作實例。
2.材料豐富翔實
調查報告需要列舉大量的相關事例、統計數字和各方意見,在此基礎上提出作者自己的意見。例如《女性化老齡化值得重視——西安市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兩個問題》1990年10月16日《陝西日報》。一文,關於小學教師老齡化和女性化就列舉了下麵這些事實和數據:
以蓮湖區師資情況為例,這個區共有區辦小學42所,教師1250人,其中40歲以上的占63.2%,45歲以上的占42%,而30歲以下的僅占17.12%,許多小學教師的平均年齡是47歲、48歲。教師的嚴重老齡化已成為突出問題。
據調查,到1993年,蓮湖區各小學將有526名骨幹教師退休,占現有教師總數的42%,如不及時補充,斷層的局麵將會接踵而至。
教師隊伍的性別傾斜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蓮湖區小學教師中90%以上是女性,在男性比例較大的領導崗位上,男性也僅占26.6%,許多學校除體育教師外都為女性。男教師較多的青年路小學、豐禾路小學、西電二小也隻有八九人,占教師總數的17%~20%,一般學校隻有四五人,而且星街小學僅有一名男教師。
在調查報告的寫作中,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列舉事實,這使調查報告具有一種“事實勝於雄辯”的強大說服力。
3.提供規律性認識
調查報告確切地說應該叫調查研究報告,它的價值不僅在於調查和報告,更在於研究。研究的結果就是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並把這些規律性認識提供給讀者。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調查報告《按照市場規律指導農民增收——山東省微山縣調查》,就概括了若幹組指導農民增收的規律性認識:
育市嚐調結構、重品牌、創名優;
一是“壯龍頭”,二是“建基地”;
“一品帶動”、“一業帶動”、幾塊經濟高地凸起的經濟格局。
這些規律性認識是在大量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的,又是大量事實的理論歸宿點。隻列舉種種現象,而缺少理論歸納的調查報告是膚淺的。
10.2.4寫作格式
從外部形式上看,調查報告由標題、前言、主體、結語四個部分組成。
1.標題
調查報告的標題主要有單標題和雙標題兩種模式。
(1)單標題。
單標題這種模式主要有如下兩種寫法:
①公式化寫法。公式化寫法就是按照“調查對象+調查課題+文體名稱”的公式擬製標題。如《一個富裕居委會的財務調查》就是這樣的標題,其中“一個富裕居委會”是調查對象,“財務”是調查課題,“調查”顯示文體是調查報告。這樣寫的好處是要素清楚,讀者一看就知道這是寫的什麼單位,涉及的是哪些問題,文種也很明確。這樣寫的不足之處是太模式化,不夠新鮮活潑。
②常規文章標題寫法。具體方式靈活多樣,可以用問題作標題,如《兒童究竟需要什麼讀物?》;可以顯示作者自己的觀點,如《莘莘打工者,維權何其難》;可以直接敘述事實,如《三個孩子去蛇島》;可以用形象畫麵暗示文章內容,如《“航空母艦”逐浪經濟海洋》。其他種種寫法,不再一一例舉。
(2)雙標題。
雙標題由正副標題組成,其中正標題一般采用常規文章標題寫法,具體手段如上所述。副標題則采用公式化寫法,由調查對象、調查課題、文體名稱組成。如《明晰產權起風波——對太原市一集體企業被強行接管的調查》。
2.前言
調查報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據主體部分組織材料的結構順序來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調查對象最主要的情況進行概括後寫在開頭,使讀者一入篇就對它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例如《靠名牌贏得市唱—關於深圳市飛亞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調查》的開頭:
飛亞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亞達)是一家以生產鍾表為主的大型企業,1987年成立於深圳。在經濟特區這塊改革開放的沃土上,該公司堅持不懈地實施名牌戰略,終於在競爭激烈的鍾表行業後來居上。曆經十二年的艱苦創業,飛亞達由一個鍾表小廠發展成為總資產逾八億元,年創利潤八千萬元的上市公司,成為國內同行的翹楚。
這個開頭把飛亞達公司發展情況和主要成績作了概括的介紹,提綱挈領,統率全文。
(2)交代式
在開頭簡單地交代調查的目的、方法、時間、範圍、背景等,使讀者在入篇時就對調查的過程和基本情況有所了解。《關於北京市家用縫紉機銷售情況的調查》一文的開頭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