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打開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世界五彩繽紛讓我們去坦然麵對平凡的生活,米花在線書庫是您最好的朋友!!!
心理學教育和產業化現狀
對一門科學的熱愛,提供了學習它的動力。然而從現實角度講,學習某門專業往往是職業選擇的出發點。心理學愛好者免不了會問,學習這門課,就業前景如何?畢竟大家學習這門課,多半是為了用,不是為了研究,或者出於單純的興趣。
目前,人們隻能通過兩個渠道接受係統的心理學教育。一是到高校裏鑽研學院派心理學。這些專業的學科設置以理論研究為主,實用部分可有可無。現在在一些高校裏開設了應用心理學專業,然而就業渠道仍然很渺茫。並且,也沒有多少有實踐經驗的教師來講課。從這些心理學專業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最合適的崗位就是接他們老師的班,留在象牙塔中繼續從事心理學研究。一位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同學就說,她隻能繼續考研,去當職業學生。r米r花r在r線r書r庫rbo
顯然,學術研究用不了那麼多新人。僅僅靠徒承師業來消化畢業生,很快就會造成心理學研究人員過剩。心理學的另一個專業出口是到教育係統工作。比如師範院校普遍開設的教育心理學專業,就業渠道便在各級學校。目前,高教和普教係統也要求每座學校裏都開設心理谘詢機構,可以吸納一批心理學專業人才。
然而,教育係統也並非就有許多和心理學專業對口的崗位。一般來說,隻是在師範類院校開設心理學課程時需要師資。普遍開設麵向學生的心理谘詢還是這幾年才有的事,尚未列入職稱評定範圍。在學校裏從事心理谘詢的教師同時還要教其它課,才能拿到職稱評定資格,本身並不受重視。
即使有朝一日,教師作心理谘詢工作的業績可以直接列入職稱評定範圍,對社會上的心理學愛好者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想進入學校工作,你必須有師範專業的相關學曆。
另一個學習渠道是就讀於社會上的心理谘詢師培訓班。這是最近幾年的新興事物。特別是2002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聯合製定心理谘詢師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來,各地心理谘詢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這種興旺,間接說明心理學教育有著強大的社會需求。然而,目前的心理谘詢師培訓班教育高度局限於心理疾病的治療,無形中大大壓縮了就業前景。雖然從教學內容來說,心理谘詢師也要學習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內容,但它們在培訓班課程裏隻被當成理論基礎,一帶而過,其實用價值得不到挖掘,最重要的還是關於心理疾病的知識。
如果是綜合醫院心理科的醫生,拿到這個資格證書,可以直接回原單位應用於實踐。但對於那些沒有接受過醫學教育,拿不到處方權的朋友來說,讀這種班的就業前景就很小了。以筆者遇到的例子,他們或者去個人創業,或者幹脆放棄(以後者為多)。而創業者中成功的例子又很少。
對比一下律師資格培訓或者會計師資格培訓,就知道心理谘詢師培訓的結果多麼可悲。後兩種培訓的畢業生既可以創業,更可以直接到有關機構就業,因為社會上廣泛存在著運作多年的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這個行業本身是成熟的。但目前沒有多少良性運轉多年的心理谘詢機構。如果一百個人接受某種職業教育後,僅有幾個人可以將它直接運用於本職工作,那怎麼能談得上有就業前景?
除了教育係統和醫療衛生係統,還有一個領域可以給心理學提供職業,那就是社會工作。在各地團委裏有青少年權益保障部,下麵設置12355熱線,為青少年學生提供心理服務。發達地區的婦聯機構也開辦有心理谘詢服務。這兩部分應用都是由共青團和婦聯原來的社會工作中延伸、提升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