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此不被重視,在於它長期以來隻吸收其它領域的成果,並沒有多少成果貢獻出去。總是關起門來,在自己的小圈子裏作遊戲,別人不關注豈不很正常。
在科學大廈裏不被重視,在社會上也就同樣不被重視。問問每位報考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吧,當初人家是怎麼向你介紹這個專業的?它是眼前的熱門嗎?有掙高薪和出國的機會嗎?它有重大學術價值嗎?在其他學科的學者中,它的口碑怎麼樣?這些問題很世俗,但也很實際。實話實說,現實中的心理學隻是整個科學領域的一塊雞肋。
不僅如此,從誕生那天起,偽科學的陰影始終籠罩在心理學頭上。從一些西方頂尖學者到林彪、四人幫的筆杆子,各類人等都曾經指責它是偽科學。直到前兩年,美國科學界還又興起了一波爭論,分析心理學到底是不是偽科學。你如果經常上網,會用搜索引挈,鍵入心理學(空格)+偽科學,你可以找到一大把論述這個問題的文章。
這不是幾句簡單反駁就能辯解清楚的。當然,那麼多心理學家一起搞偽科學的可能性並不存在。他們確實是在嚴謹地作研究,或者說,力爭把研究置於嚴格可靠的背景下。隻能說,心理學到目前為止也隻是一門前科學,處在積累經驗事實,尚未理論整合的階段。或者可以說,還沒有什麼令人信服的理論可以整合目前積累的材料。
難道心理學家的智力平均起來比物理學家、生物學家要低?以至於遲遲不能讓心理學從前科學成熟為令人折服的真科學?當然並非如此,天才和庸才平均地分布在各個學科中。真正的原因是心理現象本身的複雜性,已經達到了所有科學研究對象之最。
回顧一下科學技術史吧,現代科學遠非齊頭並進,從一條起跑線上出發,而是一門門先後成熟起來: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社會科學這恰好與物質運動規律的複雜程度呈正比: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社會運動運動的複雜程度高一個數量級,相關學科的成熟時間差不多就要推遲一個世紀!
心理現象的複雜性,無疑是所有科學領域中最高的。心理學到現在還沒走向成熟,也因此而可以理解。沒有成熟,不等於心理學家沒有做事。任何一個領域沒有艱苦的、前科學時期的資料積累,就沒有後來明正言順進入科學殿堂的輝煌。比如說,沒有一代代天文學家用肉眼觀察星相,就沒有後來的牛頓三大定律。沒有一代代博物學家采集動植物標本,達爾文一個人不能憑空創立進化論。
上麵這些文字會給心理學初學者潑一盆涼水。在他們印象裏,心理學完全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畢竟人類生活方方麵麵都和心理學有關係嘛!但這種高度的關聯,並不等於心理學就因此而受科學界的重視。把潛力混同於實力,是許多人都犯的錯誤。
同時,我覺得給初學者潑潑冷水也很必要。如果你對心理學的熱情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我不潑冷水,到時候由現實本身來潑冷水豈不更糟糕。
小練習:
你認識從事科學工作的朋友嗎(心理學家除外)?如果認識這樣的朋友,問問他們對心理學有什麼樣的看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