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庭裏的“灰姑娘”(1 / 2)

在科學大廈中,心理學到底重要不重要?這個問題,隻要大家回顧一下你在中小學裏學過的課程就能找到答案。隻有最基礎的學科才能進入普通教育,而這個名單裏恰好沒有心理學。老師告訴你原子裏麵有什麼,但沒有告訴你內心世界裏有什麼。他們告訴你地球離太陽有多遠,沒有告訴你兩個人的心靈之間能有多遠。你會背誦許多化學反應方程式,但卻不知道一條情緒反應的規律。

心理學在科學體係內部至多算個灰姑娘,是一門從出生起就被邊緣化的學科。人類社會無處不存在心理活動,並不等於到處都存在心理學的研究課題,更不等於到處都有人聘請心理學家去指點江山。

大家都知道有物理學、化學、天文學或者經濟學,研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某個領域的規律。但是,有沒有哪門學科研究整體的科學呢?有,那就是科學哲學、科學技術史和科學社會學。科學哲學研究科學內部邏輯的發展,被稱為科學的內史。科學技術史研究科學技術發展進步的外部表現,記載其中的重大事件,梳理其中的曆史脈絡,被稱為科學的外史。科學社會學研究科學技術和整個社會其它領域的相互關係。這三門學科構成三位一體的學科群。在中國學術界,它們從前被稱為自然辯證法,歸哲學專業管理。如今在名稱和研究方法上已經與國際接軌。§米§花§在§線§書§庫§ht

為什麼要提這幾個學科呢?心理學在整個科學體係中處在什麼位置,這個問題不可能關起門來自問自答,首先要從這些研究整體科學的學科裏找答案。幾大基礎科學,上千門分支學科,哪些在科學整體裏更被重視?

筆者讀過一些科技史著作,如《劍橋科學技術史》,《科學的曆程》(吳國盛著),《科學技術史》(王玉倉著),這些著作所記載的內容,時間上下幾千年,範圍廣達古印弟安,列舉了許多學科及其代表人物。心理學連一個小節都未占到,一個人物都未出現。隻有研究過視覺的馬赫等人,因為在機械唯物論方麵作過論述而被介紹過,但他們在心理學方麵的成就無一被提及。而剛剛出現沒有幾十年的納米技術,則在《科學技術史》中占了整整一章!

在科學哲學領域裏,倒是有位大師提到過一個心理學家,不過是作為反麵教員提出的。上世紀前半葉,科學哲學家波普爾悟出了證偽原則:一種理論隻有能夠被可操作性的實驗或者調查證明是錯的,它才是科學理論,總能自圓其說的理論不是科學,隻是玄學。他特別舉出了精神分析學,認為這就是不斷自圓其說,回避經驗證偽的典型!

當然,波普爾舉出這個例子,隻能夠說明心理學名聲太小。隨便從實驗心理學中找一條成果吧:艾賓浩斯發現的記憶曲線就完全符合證偽原則,任何人都可以用無意義符號來作實驗,證明那個曲線準確或者不準確。可惜並沒有幾個圈外人知道它。

至於科學社會學,筆者接觸不多,不敢妄斷。

為什麼這些研究整體科學的學科如此忽視心理學呢?實際上,它們也並非什麼學科都給予同等重視,隻重視那些跨出本門領域之外,對整個科學貢獻了基礎知識和方法論;甚至對整個社會都產生重大影響的學科。天文、地理、化學、生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計算機和基因理論無一不是某個時代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