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運用┅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在雷鋒成為引領中國人精神航標47年後的今天,人們將再次深深記住這個名字——“活雷鋒”郭明義。對於這則素材,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解讀。
一、從郭明義長年每天堅持提前兩小時上班的角度,適用論題:①堅持的力量;②兩小時的人生哲學;③奉獻不在大小,在有心;④平凡之中見大我;⑤人生的價值。
二、從郭明義長年堅持無償獻血捐款的角度,適用論題:①助人為樂,幸福人生;②奇跡源自無私;③心懷大愛,上善若水;④大愛無疆;⑤扶危濟困是一種美德。
三、從郭明義長年堅持發起倡議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立遺體和眼角膜捐獻誌願者俱樂部的角度,適用論題:①愛心接力,星火燎原(社會群體效應);②為他人分憂,為社會擔責;③榜樣的力量;④無怨無悔的人生;⑤關愛生命,我的責任;⑥華夏代有雷鋒出。
四、從社會的角度,適用論題:①學習郭明義,關愛他人;②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將無限美好;③敬畏生命,我的責任;④扶危濟困,人人有責。
論證示例
例1 愛心接力,星火燎原
孟泰、雷鋒、王崇倫、郭明義……華夏大地英模輩出,薪火相傳,他們既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英模前輩相似的是,郭明義所體現的社會價值,不僅在於他數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博大的愛心、滿腔的熱血鑄就了人間大愛,還在於他以自己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和帶動了更多的人,從而將個體的行為轉化為群體的行動。從郭明義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倡議,有1 7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到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的倡議,共有6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累計獻血15萬毫升;再到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已有2 8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資助特困生1 000多名,捐款近40萬元;以及他發起成立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誌願者俱樂部,已有2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郭明義甘於奉獻的星星之火,在華夏大地形成燎原之勢。眾人何以紛紛在郭明義身邊聚集,愛心何以被充分激起因為愛心是一種力量,在郭明義身上顯現著打動人心的穿透力;愛心是一種境界,郭明義像一個燈塔引領著愛心使者超越小我書寫大我;愛心是一種財富,你越是付出你就擁有更多;愛心是一種事業,有著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特色。
例2 道德因高尚而文明
康德說過,世界上最令人景仰的,一是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則是我們內心的道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