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廣大學子的角度,適用論題:①成才:成才的路千萬條,要調整自己的目標(最佳角度);②適應:適應社會的真正需求,不要迎合世俗的需要;③技能:成績優秀固然好,擁有技能也成才。
三、從社會的角度,適用論題:①眼光:不要偏頗,不要盲從,廣泛著眼於未來;②改變:隻有改變了觀念,才能做一個有遠見的人;③評價:評價教育,應該有一套更加合理的體係。
論證示例
例1 轉變從領導開始,更容易推進與落實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改革與發展的方向,誰來決定呢?
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炮轟高考片麵追求錄取率和重獎高考尖子做法,是在全省首次主管教育的副縣(區、市)長學習研討班的報告會上,這真的是選對了場合。這有利於觀念的轉變、推進與落實,因為這個轉變是從領導開始的。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船載千鈞,掌舵一人。”……帶頭人的重要作用往往表現在方向性的決定上,如果所有的教育廳長,都有羅偉其那樣的觀念,如果所有主管教育的縣區長也接受了這樣的觀念,那麼我們的教育改革的腳步就會邁得更快,邁得更穩健,素質教育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落實與推進!
例2 成績優秀固然好,擁有技能也成才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入學典禮上,校長每年都要向全體師生特別介紹一位新生。這年,校長隆重推出的,是一個自稱會做蘋果餅的女同學。大家都感到奇怪:耶魯不乏多才多藝之人,怎麼隻推薦一個特長是做蘋果餅的人呢?最後校長自己揭開了謎底。原來,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寫自己的特長,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選擇諸如運動、音樂、繪畫等,從來沒有人以擅長做蘋果餅為賣點。因此,這位同學便脫穎而出。校長的選擇標準是什麼呢?麵對那麼多優秀的學生,個個出類拔萃,是這個學生有很了不起的觀念——技能:成績優秀固然好,擁有技能也成才。更何況她本身也是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這與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的看法,何等相似呀。對於那些家庭貧困而又擁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加以獎勵,那麼,這些學生將會獲得精神與物質的鼓勵,他們會更加磨礪其長,使術業有專攻,那麼對社會的貢獻就會更大,比獎勵一個高分低能的所謂“狀元”要好得多,有用得多。
例3 有遠見卓識,更要有膽識
在一個有一定級別的會議上炮轟高考片麵追求錄取率和獎勵尖子生,不隻是需要有遠見卓識,更需要膽識。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讓人欽佩,他的聲音既給中國的教育帶來一些深入的思考,也給這個將高考成績當作教育成功與失敗唯一標準的時代一聲棒喝。曆史上有一位巨人,在李陵戰敗、被俘和投降之際,在輿論一邊倒對其大加撻伐之際,卻推言李陵功績,為李陵遊說。而且在惹下禍端、屈辱受宮的情況下也不改初衷。撇開他的遭遇,單看他在牆倒眾人推的時刻,有他那樣見解的人應該為數不少的,但唯有他有膽有識,於狂風暴雨之中卓然而立,侃侃而言。所以,即使不說他的光照塵寰的絕唱式作品《史記》,遠去的他也應該會是曆史長河中一個動人的背影。所以“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曆史與現實中,不乏高瞻遠矚、遠見卓識的人,但他們的光華最終被曆史的塵埃所湮沒,原因就是缺乏膽識,自然就成就不了什麼功業,最終讓人扼腕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