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寫就三千封家書

在教育家憂慮於中國的孩子“父教缺失”的今天,在網絡上出現一個擁有數萬名成員的“父母皆禍害”小組的今天,上海一位名叫朱良俊的父親,卻把“父教”當成一門可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一種實現自我人生理想的追求。

2002年9月27日,朱良俊的女兒朱橙佳登上赴德留學的飛機,其後8年,朱良俊每天寫一封信,寫給遠在德國的女兒,至今共3 028封信、540多萬字,最長的一封寫了近8 000字,曆時8小時。

據記者采訪得知,他寫信的原因一是為了幫助並引導獨在異鄉的女兒,二是為了記載女兒走後每個“瞬間”變化的感悟和體驗,給自己收集寶貴的感情財富,給自己提供難得的學習機會。針對女兒信中提到的她的很多同學和朋友都抱怨和父母不合,以及自己在網上留意到的“父母皆禍害”這個網絡小組等問題,朱良俊認為父母與子女間應當多創建溝通的平台,花點時間與孩子溝通。故此他和誌願者們開辦了青浦首個麵向青少年的心理谘詢室,幫助其他出現教育問題的家庭。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教育孩子則是父母的神聖事業。懷著對女兒滿腔關愛之情,朱良俊8年的付出辛勞而又充實。對於這則素材,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解讀。

多向運用∴思∴兔∴在∴線∴閱∴讀∴

一、從朱良俊對女兒教育的角度,適用論題:①父愛如山(最佳角度);②肩挑責任;③堅持的力量;④細小之處皆學問;⑤學習無處不在,活到老學到老;⑥積累生活。

二、從女兒的角度,適用論題:①學會感恩(最佳角度);②溝通;③學會獨立,拒絕依賴;④換位思考;⑤付出與回報。

三、從家庭教育的角度,適用論題:①放飛子女;②父母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愛;③粗暴地製止不如巧妙地引導;④助己與助人;⑤耐心與執著。

【失誤論題】①出國留學是非談;②中學生要注重心理健康。(解說:這則材料考查的是學生對朱良俊教育女兒方式的看法,如果斷章取義地從出國留學、心理健康的角度上來尋求立意,就犯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弊病)

論證示例

例1 父愛,沉甸甸

如果說母愛如水,那麼父愛是山;如果說母愛是涓涓小溪,那麼父愛就是巍巍高山。是啊,父親的愛,就像大山一樣,高大而堅定,給我們厚實、堅定的依靠。父親的愛,和母親的愛一樣,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父親的愛,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過分的做作;父親的愛,是沉甸甸的,不會直接表達,卻如美酒般醇且曆久彌香。汶川地震中的一位父親,用自己的雙手救出了壓在廢墟下的女兒,這就是父愛;上海一位名叫朱良俊的父親8年時間,給女兒寫了3 028封信,這就是父愛;天冷了為我們添衣加被,失意了為我們加油打氣,這就是父愛。

父親,您是天邊的一朵雲,時時刻刻地為我遮陰擋日;父親,您如海邊避風的港灣,永遠為我提供暴風雨來臨時的庇護!謝謝您,父親。任憑歲月將您的黑發染成白霜,任憑重擔將您那挺直的腰板壓成了弓,卻永遠也改變不了我對您的無限崇敬與感激……

例2 感恩讓我們學著長大

落葉在空中盤旋,那是落葉對滋養它的大樹的感恩,在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