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報道在網上迅速掀起了一波關注的熱潮,有網友稱讚“他是中國的脊梁”,還有人甚至將老鄭的一句“缺錢不缺德”寫進了個性簽名。
多向運用
一、從鄭老漢風雨中苦尋雇主的角度,適用論題:①要有敬業精神;②人窮誌不短;③堅守道德的底線;④誠信;⑤缺錢,但不能缺德;⑥心靈的選擇;
二、從社會對鄭定祥老人行為的強烈反響,適用論題:①時代呼喚道德的回歸;②品德高尚,自會受人尊重;③中國的希望;④道德的力量。
三、從其他角度,適用論題:①“缺錢不缺德”為什麼成最給力流行語?要讓缺錢不缺德者有德又有錢;②缺錢不缺德,彰顯人間真善美;③“缺錢不缺德”流行說明什麼?④缺錢不缺德還盼政府多“給力”;⑤“缺錢不缺德”容易,“不缺錢不缺德”難;⑥“缺錢不缺德”,點醒中國人。
論證示例
例1 時代呼喚道德的回歸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我們的身邊助人為樂的人少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事少了;相反,自私自利、爾虞我詐、卑鄙無恥的人和事多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狂熱地追求著金錢,為了金錢不惜傷天害理、喪盡天良,道德的淪喪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所以有人說,生活在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是一個莫大的悲哀。可喜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時不時還可以看到閃耀著道德光芒的人們。一個挑夫——鄭定祥老人用他自身的行動告訴人們:人可以缺錢,但不可以缺德。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老鄭的這一行動引起了社會極大的反響:人們紛紛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鄭定祥的支持和尊重,並且開始反省自己,思索活著的意義和價值。讓我們一起呼喚道德的回歸,盡管任重而道遠,但隻要我們有決心,相信“星星之火”,終有一天會成為“燎原”之勢。
例2 缺錢不缺德,還盼政府多“給力”
一個山城的棒棒,自身有如此多的困難困擾他,但是在道德與私欲麵前,他果斷地選擇了道德,著實令人敬佩。不能否認,不缺德完全是一個人素養的真實體現。社會正需要“不缺德”的風尚普及開來。但在目前的現實情況下,這種風尚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給力”。這種“給力”包括三個方麵:一是大力宣傳不缺德的好人好事,讓人人都自覺履行不缺德的行為。二是對於在不缺德上表現優秀的人,要給予適當獎勵和宣傳。尤其像老鄭這樣家境貧困者,更要給予物質上的資助,讓不缺德者能體會到社會和政府的溫暖,將此優良傳統延續下去。而對於缺德者也要曝光和批評。和諧社會不需要缺德行為的存在。三是逐步建立並完善道德榜樣評選獎勵的機製。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道德是一個永恒主題,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