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德任何一種社會都是有欠缺的,就像一個人身上沒有衣服一樣。但願老鄭的等待,能成為我們人人的榜樣。
例3 “缺錢不缺德”流行的背後
鄭老漢說的話很正常:“缺錢不能缺德。”——這算是什麼話嘛?缺錢當然不能缺德!“人不能壞了良心!”鍾吉章,不收受施工單位的黑心錢,寧可被炒魷魚,也堅決舉報廣州某地鐵存在安全隱患,不就是如此嗎?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但鄭老漢的話卻語驚華夏,十分“給力”!竟然在社會引起“空前反響”:網友激動熱捧,招來粉絲無數;縣委書記定性為“高尚精神”;中央電視台在黃金時段的《新聞聯播》中,也擠出寶貴的時間,用了足足1分鍾的時間高調宣揚其光輝形象。可惜現實中,“為富=無德”,“為官=不仁”,都幾乎成了鐵律。生活中有很多為富不仁的例子,比如無德無品,生活腐化,妻妾成群,欺壓良善等。寶馬飆車撞人事件,“我爸是李剛”的囂張,實在是司空見慣了。所以鄭老漢的話之所以流行,是因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少之又少。
”
家書抵萬金
素材快線
近日媒體發表了《吳官正家書一束》,公開了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寫給其親屬及家鄉領導的多封書信,主要講了四件事:一是要求兒子結婚“喜事簡辦,不受禮,不請客”;二是對老父親去世的後事安排“喪事一切從簡,決不能大操大辦,決不要收受任何人的錢財”;三是要求親弟弟勤懇工作、老實做人,要“尊重同事、親友和陌生人,夾著尾巴做人”;四是要求家鄉負責人對自己的任何親屬都“不得特殊,不要遷就,不應照顧”。這些家書的發表引起了坊間熱議。
在當前中共中央加強反腐、相關措施屢有出台的背景下,這些信息的公開無疑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從國際視野觀之,從羅斯福的“爐邊談話”,到溫家寶總理的多次“網談”,世界上不少國家的領導人常常通過人性化方式向公眾傳遞執政理念、人文精神。近期披露的我國領導人家書,再次讓人們管窺中國領導人的真實生活與精神世界,也領略到此中傳遞的政治深意。
多向運用
這則素材反映的是前國家領導人吳官正為官期間嚴於律己(包括自己的親人)、廉潔奉公的事跡。對於這則素材,我們可以進行多角度解讀。
一、從吳官正本人的角度,適用論題:①用正氣書寫人格魅力(最佳角度);②做一個正直的人民公仆;③隻有舍小家,方能顧大家;④“不近人情”,讓人動情;⑤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⑦細微之處見真情。
二、從政府反腐倡廉的角度,適用論題:①弘揚正氣,掃除腐敗(最佳角度);②廉潔自律才能取信於民;③抑惡更要揚善;④為人要求真務實;⑤權高位重更要慎言慎行;⑥以官為本與以人為本。
三、從社會的角度,適用論題:①家書抵萬金;②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③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④百姓心中有杆秤;⑤其身正,不令而行。
論證示例
例1 用正氣書寫人格魅力
正氣是一種至大至剛且充滿正義、道德和理性的正大光明的浩然之氣。一人、一家、一團體、一政黨乃至整個國家和民族,都離不開正氣。從古至今,無數誌士仁人用他們的浩然正氣書寫著各自的人格魅力:李白麵對奸佞小人充斥的朝廷,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顯示出文人身上的傲然正氣;夏明翰麵對敵人的屠刀,臨危不懼,用血肉之軀捍衛真理,彰顯了革命誌士身上的凜然正氣;德軍指揮官麵對希特勒撤退前“徹底毀掉巴黎”的命令,毅然抗命不從,以生命為代價保住一座古城,表現了一個有良知的軍人的正氣;吳官正身居高位,卻嚴以律己、嚴格要求親友,依法依紀辦事,彰顯了一位共產黨員、一個國家高層領導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徇私情的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