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無論在哪裏,他們都喜歡“表演”自己。然而生活中人際交往的原則在於真誠,因此在“表演”自己之前,應該先給自己的行為加點理性。
有的人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又稱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或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礙。從這些同義術語的字麵含義中即可以看出,此類型的人格障礙以人的過分感情化,以誇張的言行來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為主要特征。
有這樣一個案例。
田某,女,26歲。因為田某是獨生女,從小就被父母寵愛,所以脾氣很暴躁。特別喜歡在他人麵前表現自己。愛聽表揚的話,與人談話時,總想讓別人讚賞自己的能力,自己外貌如何出眾等,如果別人談及別的話題,她就會千方百計地將話題轉向自己,但是對別人的講話內容卻心不在焉。而且她還常常與家庭地位、經濟情況、個人外貌等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而對於比她優秀的人常常會無端詆毀。田某還經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興與否判斷事物的對錯和人的好壞,對別人善意的批評,即使很婉轉,也不能虛心接受,不但不領情,還仇視別人,迫使別人不得不遠離他。因此許多人說他不知好歹。與別人爭論問題時,總要占上風,即使自己理虧,也要編造謊言,設法說服別人。有時對人過分熱情,但若別人稍違於他,就與別人吵架,從而導致關係破裂,幾乎無親密朋友。
表演型人格障礙者的情感豐富,熱情有餘,而穩定不足;情緒熾熱,但不深,因此他們往往容易情緒激動,做出過激的行為。心理專家分析,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其行為反應模式有下述特點:
★活潑好動,性格外向,不甘寂寞。
★與他人交往時感情用事,感情勝過理智。
★對人際關係的親密性看得超過實際情況。
★常常奇裝異服,在服裝上追時髦,“趕新潮”,目的是吸引別人對自己身體的注意。
★具有表演才能,他們平時與人接觸交往,就像一位戲劇演員在舞台上演戲一樣,表情豐富,談話內容過分誇張。
★以自我中心,在人際交往中隻考慮自己的需求,絲毫不考慮別人當時的實際情況,為此常常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在人際關係受挫折或應激情況下,較易產生自傷或自殺行為。其自傷行為一般程度較輕,常常隻是表皮劃傷等,較少見傷及深部的血管和神經,帶有表演性。
★暗示性增強,很容易接受他人或周圍情景的影響,這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冷靜分析的頭腦有一定關係。
心理專家指出,以上有5項符合,就可確定為表演型人格障礙,符合的特征越多,人格障礙程度就越嚴重。
那麼,對於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來說,應該怎樣調適自己,才能讓自己的言行更加理智呢?可以試一下以下的方法:
1.調整合理情緒
表演型人格障礙者在人際交往中,總是持強烈要求備受關注的以自我中心的態度,因而不能與他人建立穩定的關係,致使他們生活中的應激較多,常有不合理的情緒爆發以及混亂的行為表現。因此要在別人的幫助下分析認清自己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學會接受別人的意見,平和自己的情緒。
2.加強認知領悟
由於表演型人格障礙者心理防禦機製發育不成熟,削弱了疏導焦慮、控製衝動或發展,可以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曆和後來形成的影響,對矛盾衝突情景進行剖析,重新認識和探索自我。隨著對己、對人和對環境產生理性的認識和領悟,個性趨於成熟和發展,逐漸以成熟而建設性的態度取代幼稚原始的反應方式。
3.危機幹預
表演型人格障礙者常有威脅自傷以及自殺行為表現,其較多發生自殺未遂。威脅自傷或自殺行為本為受到挫折後的作弄舉動,但其中也不乏因分寸掌握不當終致死亡者,重要的是患者親屬應盡早識別這種狀況,以便及時進行危機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