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處於空巢期的老年人,要多給自己找點事情做(1 / 1)

麵對著昔日曾熱鬧的家,老年人當然會產生寂寞、孤獨的心情。如果老年人能夠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就會改變這種情況。

所謂“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後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隻剩下老年人獨自生活的家庭。據調查,我國約有1/3的老年家庭出現“空巢”現象,而據專家預測,50年後,我國老人家庭的“空巢”率將達到90%。現在因“空巢”引發的老年人身心問題和疾病也很突出。

有這樣一個案例。

趙大爺趙大媽老兩口幾十年來一直與兒子一起生活。幾年前由於工作的原因,兒子一家遷居海南,隻留下一個正讀大學的孫子與兩位老人做伴。雖然與兒子媳婦團聚的時間有限,但孫子常在身邊,老兩口為她忙忙碌碌,倒也其樂融融。半年前,孫子大學畢業,也去外地工作了,趙大爺老兩口就像換了個人似的:趙大爺喜歡做的木工活也不再碰了,大媽每天的晨練秧歌也不再堅持了,以前當作生活點綴的打趣鬥嘴沒有了,就連做飯吃飯也成了應付差事。短短幾個月,趙大爺趙大媽就顯得蒼老了許多,終於有一天,70歲的趙大爺穿戴整齊地服下了過量安眠藥。幸虧趙大媽及時發現異常,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被搶救過來的趙大爺醒來說的第一句話是:“救我幹啥?歲數大了,再活著就是累贅了,沒意思了。”

心理醫生指出,趙大爺和趙大媽是患了“老年空巢綜合征”,屬於心理疾病。這種情況在老年人尤其是空巢家庭的老人中相當普遍。老年人麵臨著退休後無事可幹、行動不便、身體不好、得不到以前所受的重視和尊敬、喪偶、喪友、生病等不利局麵,則更易導致心理變異,產生諸如情緒低落不穩、焦躁不安、孤僻、抑鬱等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會產生老年精神障礙、老年癡呆症等疾病。

對於老年人的空巢家庭和空巢心理,外部幫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老年人自己也應該從心理上克服空巢感。不妨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培養興趣,豐富生活

老人無事可幹是誘發心理問題的一大因素,所以老年人培養興趣,充實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如和老伴、朋友打打牌、下下棋、練練書法及繪畫;為子女帶帶孩子;參加老年大學學習等等。

2.投身社會,發揮餘熱

身體較好的老人,可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如參加社區服務和建設;有一定專長的,可返聘參加專業技術工作和充當顧問等等。

3.多交朋友,暢談傾訴

廣交朋友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極佳途徑。老年朋友在一起趣味相投,經常串串門,聊聊天,暢談保健長壽心得,傾訴內心的壓抑與不快是非常好的心理良藥,忘年交更能使老人青春煥發。

4.確立新目標,轉移注意力

對於空巢老人來說,重新確立一個追求目標是極為重要的,它可使人排除雜念,專心於幹某件事。還應學會有意轉移注意力,如發呆抑鬱時可打開電視看看娛樂節目。出現心慌、焦躁不安、害怕等現象時,可靜坐下來,聽聽積極向上的音樂,做做深呼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