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就像行進過程中列車的一次轉彎,發生點顛簸,是很正常的,沒有必要害怕。隻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就能順利地度過更年期,迎接人生的第二個春天的到來。
人在步入中年後,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必然要經曆從巔峰走向衰退的過程。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逐漸下降,會產生一係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症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更年期綜合症。更年期的症狀大都是主觀感受,自我描述,時隱時現,時輕時重。更年期的症狀也與心理狀態,健康狀況,性格特征,社會地位及忍受力等因素有關。不同職業的人,更年期的心理反應不盡相同。
有這樣一個案例。
關某,某機關人員,51歲。近兩年來,常常覺得心慌、胸悶、坐立不安,整 晚睡不著覺,而且出汗很多,平白無故地感到臉紅,大便也不正常,不是腹瀉就是便秘,情緒波動很大。家人和同事都覺得他像變了個人似的,火氣大不說,還經常衝身邊的人發無名火。他自己也常對自己的情緒感到莫名其妙,但就是無法控製住。一開始他以為是工作太忙引起的,於是有意減少應酬、注意休息、少抽煙喝酒。但情況並沒有任何改善。他到當地的一家三甲醫院做了一係列檢查,連同住院費總花了兩萬多,也沒查出任何異樣。後來他到一家國內知名的醫院就診後,醫生告訴他,他身上出現在的這些症狀是因更年期引起的。
心理醫生指出,長期以來,女性的更年期症狀比較突出,因此受到了普遍的重視,而男性更年期的問題則是近幾年才越來越受到關注的。殊不知,男性也有更年期。男性更年期是指男性從中年期過渡到老年期的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一般指40-55歲這個年齡段,它是男性體內的激素水平、心理狀態由盛至衰的過渡時期。由於雄激素水平的下降帶來生理及心理的諸多問題,不少男士都沒認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在發出警告。男性更年期對男性生活健康的影響很廣泛,如果調理不當危害也大。
更年期的心理波動和身體症狀都是暫時性的功能紊亂。大多數人更年期的症狀可以自然緩解。隻要注意心理調適,可以安然度過。對於那些症狀表現比明顯,甚至正受到更年期症狀困擾的人來說,也用以下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身心:
1.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吃飯、睡覺、活動都要講究科學性。吃飯要規律,不可暴飲暴食;飲酒要適量,不可貪杯;睡覺最好是早睡早起,晚上看電視要有選擇性,不要一坐就是數小時,一直坐到播音員喊再見。早晨不要睡懶覺,要盡量早起,到室外參加一些活動。事實表明,規律性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於人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助於培養自己的良好心境。
2.控製自己易怒的情緒
學會製怒,學會遇事換位思考,學會退後一步海闊天空,還要有一點阿Q精神,有一點仁愛性善,學會撫平自己的心靈,調節自己的情緒,即不壓抑,能適當控製。
3.盡量避免不良刺激
進入更年期後人的心理相對來說比較脆弱,受刺激後易發生較大的心理障礙。有資料表明,在更年期出現的精神異常病人中,有2/3的人在發病前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因此,改善不良環境,避免不良刺激,是更年期心理保健的一項重要措施。
4.進行適當的鍛煉
進入更年期後,有不少人,特別是腦力勞動者喜歡安靜,不願運動,這對健康是很不利的。不要沒事一個人悶在家中,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活躍髒器功能和增強體質,而且能對抗焦慮、憂鬱、煩躁等不良情緒,有利於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