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暴飲暴食時,想想自己將會變成大胖子的(1 / 1)

如果想要依靠暴飲暴食來排遣心中的壓力,那隻能是讓美食變成健康殺手,還會對自己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

由於社會環境等種種因素,現代人普遍壓力較大,使有暴食傾向的人數有增加趨勢。和體重正常的人相比,現在大約有75%體重的人潛意識裏,把吃東西當作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

而這與饑餓無關,隻是純粹地安慰與發泄,但卻對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有這樣一個案例。

雯從小嬌生慣養,情緒一向不很穩定,她有些潔癖,但似乎並未造成她的困擾。有一天,雯的媽媽半夜聽到廚房有響聲,以為是小偷,於是躡手躡腳前往探看,不料是雯,她正從冰箱中拿出食物,狼吞虎咽地往口裏塞,和平常吃相斯文的她完全不同,媽媽嚇呆了,追問之下,雯承認這個現象已存在一段時間。她隔幾天就有拚命吃東西的衝動,吃完仍不滿足,反而會很沮喪。而且,每當雯憂慮煩躁壓力加大時,她就會以吃東西來緩解自己的壓力,一直吃到胃撐的受不了為止。然後再吐出來,這樣折磨自己,讓自己很痛苦,甚至痛不欲生。

暴食症顧名思義就是不顧一切,瘋狂地猛吃猛喝。因為心裏痛苦,或者壓力過大,依賴暴飲暴食解決內心問題,是女性中常見的心理疾病,但在男性中也偶有發生。暴飲暴食帶來的是嚴重的肥胖問題。

神經性暴食症不是因饑餓或被美食吸引而胃口大開的大吃行為;而是一種無法控製的吃食衝動,這個莫名的心理衝動,逼迫當事人拚命地把大量的食物往嘴裏塞,在不辨滋味,不加細嚼的情況下就往肚裏囫圇吞咽。事後很多病人會設法把食物吐出來,且常會感到沮喪,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厭惡和無奈。

暴食症的病人也常有憂鬱症或強迫心理症的過去史。暴食症的起因尚未有定論,體質因素的可能性很大,研究報告顯示,這種病人的饑餓和飽足感覺受到幹擾,很可能與神經傳導物質有關。這種病人常有強迫性人格特質,凡事講求完美,思考缺乏彈性,他們也比較任性,人際關係可能有困難,社會適應力較差。

那麼,對於喜歡暴飲暴食的人來說,該怎樣才能擺脫暴飲暴食的心理,重新找回健康與自信呢?

1.心理糾正

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說,在你對暴食症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後,應該當果斷地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比如:麵對食物時,你應該想這些食物對你來說並不是美味,因為你的身體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營養,而且其實你的胃口並沒有獲得享受,這樣對待這些實物實際上是一種浪費。

2.尋求幫助

暴飲暴食的人特別喜歡躲避別人的視線,要克服不良習慣。你可以找一個人和你同住,讓你的生活隨時都在別人的注目之下,這對你會是一個非常好的監督機製。

3.參加體育鍛煉

食欲是可以通過運動來實現有效的克服。尤其是不正常的食欲,有時是因為生活慵懶、身體機能不健康造成的,所以健康的生活習慣,尤其是舒緩、適度的運動可以讓你遠離食欲的騷擾。同時運動還可以讓人心情舒暢,性情變得開朗活潑,改變那種內向孤僻的性格,對飲食紊亂症有很大的作用。

4.找出暴飲暴食的誘因

歸納出容易使自己暴飲暴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下次再遇到相同的情況時,提前做好準備。盡量不要去擺滿糖果的同事的辦公桌前。你可以在貼紙上畫一個糖果,貼在自己的電腦旁,提醒自己不要無意地吃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