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3 / 3)

其次,物質與精神上的吝嗇心理將會對一些社會成員造成精神及肉體上的傷害。試想,被子女拋棄的老人,被父母遺棄的子女,他們將會麵對什麼生活?一個被父母重養輕教長大的孩子,他們的靈魂又是多麼的空虛?一個麵臨困境向他人伸出求援之手的人,得到的隻是白眼,他的心裏該有多痛苦?從這個意義上講實在不該有吝嗇之心。

實戰訓練·不再做“鐵公雞”

那麼,如何消除吝嗇心理呢?

一、正確認識吝嗇

要想改掉吝嗇的不良心理,首先要對吝嗇有一個比較全麵的認識。人在生活工作中不可能隻是自己一個人,人的生活固然需要金錢,但是更需要的是別人的關愛,需要親人、愛情和友誼。過於吝嗇和冷漠隻能讓你失去朋友和親人,變成孤家寡人。到了那個時候,就算你擁有一大堆的金錢,又有什麼意思呢?沒有人和你分享,快樂也會變得暗淡無光。而且,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什麼都能用金錢解決的。今天你幫助別人,明天當你有了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來幫助你。人與人之間的友愛是最值得去追求的東西。

二、從小事做起

先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先幫助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擺脫吝嗇的心理,還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和親人朋友之間緊張的氣氛,讓他們對你有新的認識和看法,從而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讓你們重新恢複良好的親情和友誼。

三、樂善好施

傳統宗教中教導人們要樂善好施,多幫助困難的人,需要資助的人,可以為自己積累公德,並提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妨聽聽宗教中的教誨,做一個樂善好施的人,擺脫吝嗇心理。

四、心理治療

要是覺得自己無法擺脫這種心理,但又深刻了解了這種病態心理的危害性,不妨請心理醫生幫助做一些指導,根據個人情況的不同,製定適合個人心理調整的方案,相信對吝嗇心理的治療有很大的好處。

延伸測試·你吝嗇嗎?

如果你在朋友家閑談,發現最後一班車已經走了,而回家需走十公裏路。這時在下列四個方法中,你會采用哪一個?

請依照實際生活環境選出

(1)給家人打電話,說要住在朋友家。

(2)坐的士回家。

(3)慢步走回家。

(4)不在意地留在朋友家。

答案分析:

選擇1:你善於判斷情況,很受朋友的歡迎,同時舉止合宜,在社交上也超人一籌。但你生活上是屬於節儉的人。

選擇2:你有自我犧牲的精神,願意為人服務,但若得不到感謝,會很生氣。 表麵上很浪費,事實上你是個精打細算的人。

選擇3:你有錢就想花,就算以後每天吃方便麵也沒關係,有人向你借錢,就隨便借給他;反之,也會不客氣地向人開口,所以你是個有經濟觀念的人。

選擇4:你注重自己的想法,討厭別人幹涉你,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算沒錢也得借錢去買。囊空如洗,也自得其樂,對經濟觀念是自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