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白:“古惑仔”的混世法則(1)(3 / 3)

李白是有錢,但他對待錢並不節約,也不吝嗇。他有句詩說“千金散盡還複來”,這可不是吹的,李白曾資助過很多落魄公子,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餘萬”。這筆龐大的費用可見他的闊綽。何況,就算他把錢大手大腳地花了,錢,他還會有,隻要他動一動筆,再加上他身價不菲的老婆,那錢還不得又“還複來”了麼?

再說第二個炒作出名。我們退一步講,李白若一點本領都沒有,他又如何風生水起?首先得引人關注,就像在論壇發帖子一樣,人氣得上去。上麵提到的他一年資助落魄公子三十餘萬銀子。那麼,當他甩出這三十餘萬,後麵的生活怎麼辦,或者說一年後的生活怎麼辦?惟一要緊的就是想辦法再撈回來。既然有那麼多的人願意花錢去請文人歌功頌德。那這就有一個市場,一個可供文人發財的市場。李白看準了這一點,看到了名人效應。如何提高身價呢?炒作,炒作是最好的辦法,何況他還有滿腹經綸的本事。古代有很多炒作高手,比如東方朔、司馬相如、陳子昂。那麼,李白怎樣進行炒作呢?

有一個很通用的方法,就是給自己身上貼金。所以,李白在任何場合都極為高調地宣揚他是北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有著高貴的血統。其實,這樣累的炒作模式,古代就已有不少,比如陳勝吳廣起義,陳勝本身出身就低賤,為了有號召力,他事先是做了一番準備的。具體方法是,陳勝讓吳廣帶人去學狐狸叫,叫什麼呢?叫陳勝王。你看,一個“王”字,身份不就提升了麼。但光這樣叫還不夠,畢竟這種狐狸叫是在“一種隱蔽下的狀態下”進行的,換句話說,隻聽見聲音。於是,他們又買通廚師,用帛書寫好“陳勝王”三個字,塞到鯉魚肚裏,等大夥把魚剖開一看,竟然有“陳勝王”三個字。這個時候,吳廣就說老天都要陳勝做大王。這哥倆一唱一和,弄得還挺像一回事。最後是大夥都被忽悠住了,跟著他們鬧革命。

無獨有偶,漢朝劉邦也是一個炒作高手。劉邦家很窮,有一次劉邦的老爸送飯給劉邦的母親,說看到有一條龍趴在母親的身上,之後就有了劉邦。劉邦就成了“龍之子”。劉邦為了當皇帝,為了獲得大家的支持,瞧他給自己編造的不同尋常的身世。

李白也懂得曆史,更懂得這樣的道理——我也要為自己的身世貼金。我李白也是皇族後裔,我身上流著皇族的高貴血統。李白將自己比作是“謫仙人”,他是太白金星下凡,文化昆侖賀知章曾欽點他為“謫仙人”。但光這樣說,人家恐怕還不信,於是李白又拜當時最著名的道士為師。不僅如此,他還與當時的道教名流司馬承禎、吳筠、元丹丘、胡紫陽、賀知章等人交往甚密,所以也就有了他說的賀知章曾欽點他為“謫仙人”一說。

李白所處的大唐,正是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代。在這個強盛的時代,肯定有厲害的人物出現,我李白就是天才,我李白是皇族後裔,我李白是謫仙人。這樣一來,找他寫文章的人自然就多了。他也就敢說“千金散盡還複來”。

李白這樣的炒作是成功的,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有料”,不是那種平庸之輩,所以,成功是必然的,李白以他左手文人的獨特魅力,征服了無數的人,也贏得了詩仙的至高名譽。

3.

說李白是古惑仔,這個有什麼根據?這還得從他的行為上看。大眾很熟悉的《俠客行》就出自李白之手。

《俠客行》寫於天寶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當時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然後,李白就離開長安,去了大梁城,於是就有這篇《俠客行》。在詩中,李白提到了侯嬴和朱亥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俠客。從詩意分析,李白是這兩人的鐵杆粉絲。李白也想做一個挎劍好酒、膽識過人的俠客。

古代曆來對俠客是有爭議的。其實說白了,在那時有種觀念:俠客多指壞人,比如韓非子的《五蠹》裏麵就講了這樣一種壞人——俠客。還有《戰國策》,裏麵也寫了很多刺客,他們有的被稱為俠義之士,有的被稱為壞人。司馬遷的《史記》裏也有不少描寫俠客的。像《刺客列傳》《遊俠列傳》都是寫這種人的。其實,俠客往正麵說是義士,往反麵說就是古惑仔。班固就曾批評過司馬遷,說他怎麼能給那些刺客、壞人立傳呢?不過,不管是俠士也好,壞人也好,都是從不同的立場出發去評判。

那麼,說李白是古惑仔,從何說起呢?李白不但向往那種俠客的生活,他還為此去做了。在這裏說明一下,說李白是古惑仔,完全沒有貶低他的意思,隻是從他的行為上說。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古惑仔的,我們首先來看看做為一名古惑仔得具備哪些條件。要做古惑仔,得會打才行,換句話說得會武功。那麼,李白會武功麼?我們知道宋代的辛棄疾是會武功的,可謂是文武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