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陶淵明:做官屢碰壁就玩清高(2)(2 / 3)

陶淵明就按照桓玄先生的意思寫了一篇名為《討海賊表》的奏文。為什麼說是海賊呢?原來,孫恩是起兵於海島,公元399年10月,孫恩從海島率百餘眾登陸,攻破上虞,幹掉上虞縣令。之後,孫恩越做越大,他的勢力迅猛地發展到10萬人大眾。。

陶淵明將《討海賊表》寫完後,桓玄又命他親自送到都城建康請奏皇帝。盡管陶淵明心裏有太多的不願意,但也沒有辦法,所以他隻好去了建康,求見司馬元顯。司馬元顯又是誰呢?他就是會稽王司馬道子的兒子。按理說,桓玄是讓陶淵明將《討海賊表》給當今皇帝看的,為什麼會求見司馬元顯呢?

原來,當時的皇帝是司馬德宗,他的老爸司馬曜是一個酒鬼加色鬼,他有一個美女貴人姓張。一次,司馬曜又喝高了,滿臉酒氣,毫不客氣地朝張貴人臉上一噴,然後說了一句惹禍上身的酒話:“你當年是因為你的臉蛋和身材才被封為貴人的,現在你都快30了,美色已大不如前,又沒生孩子,白占著一個貴人的名位,明天我就廢了你,另選新人。”說到這裏,又大口嘔吐,噴得張貴人全身都是。

哇靠,這還了得,這不是侮辱人嘛!但這個司馬曜可不管這些,爛醉如泥的他很快就沉沉睡去。其實,司馬曜隻是酒喝高了一些,本能地說了一句玩笑話,沒想到竟遭殺身之禍。因為,司馬曜的酒話對張貴人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張貴人自從得寵以來,恃寵生驕,從來沒有遭受過如此訓斥和羞辱。俗話說“酒後吐真言”,她對司馬曜的這席話自然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想到自己多年來小心翼翼地服侍這個色鬼,卻要被打入冷宮甚至被賜死,頓時起了殺心。於是,張貴人召來心腹宮女,乘司馬曜熟睡之際,用被子將司馬曜活活捂死了。但是,史料上並沒有說司馬曜是被張貴人命宮女用被子捂死的。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司馬曜死於暴斃。在《晉書·卷十一》中有記載:“為張貴人所弑。”而《晉書·卷九》的記載卻是:“時張貴人有寵,年幾散失,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

司馬曜的兒子司馬德宗登基的時候才15歲,他能夠即位得力於那個張貴人,張貴人不是把他老爸給害死了嗎?現在她又把司馬德宗給弄成皇帝,然後她就不知去向了,史書上從此也沒有了關於她的記載。不過,這個張貴人特會選人,他選的司馬德宗就是一個病孩子,據說是患了小兒麻痹症,連話都說不清楚。因此,朝中大權就落在了他的叔叔司馬道子手中,而司馬道子愛江山更愛美人,整天和美女鬼混在一起,沒什麼時間和精力來處理朝政,索性就把朝中大事交給了兒子司馬元顯。換句話說,陶淵明要等待召見自己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因為,司馬元顯那時才16歲。

我們來盡量還原陶淵明當時見司馬元顯的情形,陶淵明心裏自然有莫大的委屈,氣呼呼地想怎麼讓我幹這事啊!但表麵上還得裝作沒有怨言。於是,陶淵明到了司馬元顯的府上,畢恭畢敬地行了禮。司馬元顯見陶淵明的表現還不錯,便奶聲奶氣地問:“桓玄那小子叫你來做什麼呀?”

陶淵明回答說,替他送《討海賊表》來了。然後,雙手將《討海賊表》呈了上去。沒想到這個司馬元顯都沒瞥一眼,隨手將《討海賊表》扔在了一邊,轉而問道:“這桓玄是真的想平定海賊嗎?還是有別的想法?”

陶淵明聽了,回答也很巧妙,說他不過是奉命行事。司馬元顯可不是糊塗人,別看他年紀小,智商可不低,不費力就看出了桓玄的動機。於是,又對陶淵明說道:“你回去告訴桓玄,以後就不要上表了,江東的那幾個海賊不過是小兒科,朝廷會解決的,你且退下吧!”

陶淵明巴不得就這樣。因為,他實在是不樂意再待在這個讓他惡心的地方。從司馬元顯的府裏出來,陶淵明心裏冒火,想到這天下竟然掌握在一個說話都奶聲奶氣的小屁孩手裏,我靠,真是扯淡啊!陶淵明回去後,將事情一五一十地給桓玄說了,桓玄氣得更慘,七竅生煙。不過也沒辦法,因為時機未到。到了第二年,孫恩領導的農民起義鬧得更凶了,這次桓玄再也坐不住了,又讓陶淵明寫《討海賊表》。

陶淵明心裏一凜,上回去是因為運氣好,司馬元顯沒有對自己發飆,這次要是不知趣再去,那腦袋不搬家才怪。再說,自己寫這《討海賊表》已經是犯天下之大忌了,已經很對不起天下百姓了,如今還要寫,那還不被人的唾沫淹死?但又不能不寫,這可讓陶淵明愁得在家門口打轉。正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讓陶淵明躲過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