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東方朔:大隱於朝廷的另類奇才(2)(3 / 3)

雖然這次出行有驚無險,但竇太後知道後,大為惱火。再加上王太後也頗有微詞,漢武帝也不敢走得太遠了,也有所禁忌了。這樣一來,漢武帝就不能玩得盡興,心裏自然不爽。漢武帝就想招兒,幹脆自己修建獵場,這樣就不用遠行打獵了。

正是出於以上的這些原因,漢武帝才下令大規模地擴建上林苑。擴建上林苑,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還要遷徙不少農民,並迫使他們另墾荒地。如此耗民耗財又失民心的事,少不了怨聲載道。但因為不敢得罪漢武帝,很多大臣都是嘴巴緊閉著不敢說話。唯有東方朔,這次一反以往日作風,硬是跟漢武帝有板有眼地杠上了。

東方朔反對擴建上林苑的理由很充分。他說農民失去土地,那國家就得不到稅收,毀壞百姓的墓地、住宅,這是讓人很悲痛的事。再者,皇上飛車奔馳,一旦發生車禍,這可是後果相當嚴重的事。

無論從公還是從私,東方朔的這些理由,都是說得相當有力度、有情感。這也從另一方麵說明東方朔在處理與皇帝的關係上,做得十分精妙與穩當。那漢武帝聽取了他的意見了嗎?

漢武帝並不反對東方朔的這些意見,而且還說他提的意見好,並擢升了他為太中大夫,賞了黃金一百斤。但漢武帝,聽歸聽,上林苑還得建。漢武帝有他的盤算,他要麻痹那些不支持他的人,比如竇太後。

這件事,說明了什麼?東方朔作為一個文人起家的朝內官員,他其實也希望能為民做點事。他並不是表現出來的、大家以為的那樣玩世不恭,他也有他的政治理想與抱負。

如果說勸說漢武帝不要擴建上林苑是牛刀小試,那下麵這件事可是一件大事。漢武帝有個外甥叫昭平君。這個昭平君娶了漢武帝的女兒夷安公主做老婆。要說這昭平君可真是一位牛人。為什麼說他是牛人,他不僅是隆慮公主的獨生子,而且他的舅舅也是嶽父就是當今聖上。有這兩棵大樹罩著,他還不牛上天?此人,牛就算了,誰叫他是皇親國戚呢?但他偏又專橫跋扈,著實讓人討厭,搞得很多人都從心眼裏恨死他。他的母親隆慮公主臨死前,很不放心的就是她的這個獨苗苗。她想了個法子,因為當時,有這樣一條法令,就是可以贖死罪。也就是說一個人若犯死罪,可以用錢財來擺平。於是,隆慮公主就把自己所攢下來的積蓄給交了出來,若有一天,他的兒子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孽,可以用這筆錢消災免死。漢武帝出於親情考慮,就答應了她的要求。

昭平君的老媽死了之後,昭平君更是有恃無恐。還怕什麼,他有免死牌啊!一次,他喝醉了酒,也不知道是發酒瘋,還是對那人有仇,她竟然把夷安公主,也就是他老婆的傅母給殺死了。要說這傅母也不容易啊!人家辛苦、盡責地輔導子女,也是功臣呢,居然遭到這樣不明不白的殺害!按照當時的法律,殺人必須償命,這是高祖劉邦定下的。廷尉走後,大臣們都認為,昭平君的老媽臨死前已經替她兒子交了贖罪錢,應該免於死罪。按規矩來,漢武帝也無話可說,就答應了。

但漢武帝心中也是很矛盾的。矛盾什麼呢?無外乎情與法。一方麵,隆慮公主死得早,隻留下這昭平君一人,現在,我如果要殺他,又怎對得起死去的妹妹。另一方麵,如果不殺昭平君,那律法何在,何況這還是高祖親自製定的。我若是因為不殺昭平君而無視法律的效力,那又如何麵對列祖列宗。更何況,該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以後怎麼嚴明法紀?

漢武帝是明君,所以他才考慮左了又考慮右。而且,這裏麵還有一層更為隱秘的傷痛,隻是漢武帝深埋在心裏,這就是,如果將昭平君處死,那自己的女兒夷安公主就得成為寡婦。於心何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