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難、傷痛,大臣們也為難、也傷痛。整個朝堂上唏噓一片,一籌莫展。這時,東方朔跳出來了。有意思的是,他居然舉起酒杯,也不知道他從哪裏找來的酒杯,又或者是早有準備,隨身攜帶著。斟滿酒後,他便敬獻給漢武帝,說一個好皇帝當政,他一定是賞罰分明,甚至大義滅親。如今聖上誅罰部分骨肉,實乃聖君,這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漢武帝被東方朔的突如其來給震住了。硬是愣在那裏,好半天沒說出話。群臣們也像呆頭鵝一樣。皇帝內心正痛著呢!東方朔居然如此不識時務,是故意所為,還是有其他原因,實在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愣在那裏好半天沒說出話的漢武帝終於回過神,恢複了常態,決定立刻退朝,並單獨召見了東方朔。他吹胡子瞪眼地質問起來:該你說話的時候才說話,這才不討人嫌,在朝堂上你瘋瘋癲癲地敬酒,到底是什麼意思?
東方朔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趕緊脫下帽子,叩頭請罪,說聖上啊,天下之大,能夠消憂解愁的卻隻有酒,今天在朝堂上看到您這樣傷心,我卻無能為力,隻能獻上一杯美酒祝賀皇上您能夠秉公辦案,願您能借酒解千愁。可惜做臣子的腦子笨,不懂得看時候,實在是罪該萬死啊!
東方朔將話說得這樣關懷備至,那漢武帝聽後有何表現呢?漢武帝是何等人也,他豈能不明白其中的蘊義。如果東方朔都是愚笨之人,那天底下還有聰明人嗎?他是怕我過不了情關,怕我徇私舞弊啊!所以他才當著眾臣的麵敬我的酒,如此一來,我便是難再有悔意了。
要不怎麼會說漢武帝是明君呢?這次他不但沒有降罪於東方朔,反而賞了他一百匹絹。東方朔以他看似避世的表象,采取了這樣迂回的策略。實際上他也想改變別人對他的誤解,但他又擔心自己性命不保,所以采用此計策。正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東方朔是非常態,還是另有所圖?據《漢書·東方朔傳》中的記載,東方朔雖然滑稽搞笑,瘋瘋癲癲,但他卻懂得察言觀色,看準時機,直言相諫,這樣一來,他所提的意見大部分是被采納了的。如果說這件事,東方朔處理得還不錯,挺精明的。那接下來這件事就更讓人不可思議了。
這件事與長公主有關。長公主這個人,我們並不陌生。她的丈夫叫陳午,可能是命薄,結婚沒多久,就死了。長公主還算忠貞,丈夫死後,她也沒有再嫁,守寡很多年。但在她五十多歲的時候,可能是太過於寂寞,其實做女人也真不容易,守寡這麼多年,也真難為她的。於是,這個長公主便找了個年輕的內寵。此人年方十八,正值青春力壯,名叫董偃。
董偃是何許人也?董偃十三歲的時候就跟著他的母親做珠寶生意。因為有時送珠寶到宮中,這樣一來,他就有機會進入到宮中。有一天,碰巧被長公主看見。再者,之前長公主身邊的人都覺得董偃長得很帥氣,是一個帥哥。是帥哥,那總能引起女性的注意。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長公主雖然已是老女人,但她也渴望得到愛啊!心裏就產生了想法,想據為己有。於是,她便召見了董偃,兩人一見麵,長公主內心一陣狂喜,此人果然是一帥哥。但她又不好直接說,隻是說“吾為母養之”。董偃的母親是一個生意人,她的大部分生意都是靠長公主在關照呢!自然不敢不答應長公主。
就這樣,董偃從一個普通人,進入到了宮中,並留在了長公主的身邊。而長公主呢?梅開二度無須多說。不過長公主對她的情人還不錯,她並不是完全把董偃看做是一個她發泄的工具,她還教董偃讀書、計算、駕車、射箭等等。這長公主也真夠用心的了。董偃呢?也不負期望,不但越長越帥,自身的素質也不斷提高。
長公主自己也很清楚,董偃再怎麼出色,也不過是一個內寵而已,一個被人瞧不起的下人是談不上高貴的。長公主就開始想辦法讓董偃變得高貴,打造她心目中的完美王子。這樣一來,她的出手特別大方,並製定了一係列的方案。比如,拿出錢財供董偃用於結交京城權貴的開支費用,甚至下令:金子沒超過百斤,錢不到百萬,絹帛不到千匹,都不用直接向她彙報。如此的大手筆,恐怕也隻有長公主才舍得花。長公主不愧是為愛而生的癡情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