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及時站起身來,兩手垂下,望著端坐在上麵的李世民,略一思忖進言道:“回李大將軍話。從古至今,曆朝曆代,治國之方略各不相同,但大都遵循一個‘道’字,夏朝聖王崇尚忠誠,商朝聖王崇尚質樸,周朝聖王崇尚文化,周朝之所以從厲王、幽王起開始衰落,就是因為沒有結合實際去遵道而治國。依小民之見,義軍統一天下之後,麵對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要大治天下,開創一個安寧和諧的理想社會,朝廷除指導千萬民眾盡快恢複經濟、強國富民之外,當以人為本,以孝立國,大力倡導民眾崇尚禮義,以孝道治理天下。孔大聖人雲,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千萬小覷不得,家事如天啊!以孝道去倡導民眾,何愁天下得不到大治?因為家庭是社會的根基,不講孝道,家庭關係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引發一係列矛盾糾紛,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出現,進而危及到社會的安寧和國家社稷江山的穩固。所以,小民竊以為,開創一個安寧和諧的理想社會,當從每一個人做起,從每一個家庭做起,崇尚禮義,從孝道做起,很好地去孝敬父母老人,然後讓這種孝行發揚光大,進而做到大孝至愛。”
李世民被鄭興的諫言完全震撼了,他神情專注地望著鄭興不住點頭。他見鄭興把話停下來,很大度地插進來道:“你說得很有道理,讓人聽得很受啟發。隻是,我想問鄭秀才,何為大孝至愛?講出來我聽聽。”
聽得此言,鄭興彬彬有禮道:“小民在李大將軍麵前豈敢班門弄斧,李大將軍讓小民說,小民不敢違言,隻好獻醜了。所謂大孝至愛,此為孔大聖人所言,也是孔大聖人一生所倡導的。孔大聖人所言大孝至愛,就是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以對父母老人的那種孝道和愛心,去對待自己周圍的人,去對待社會上所有的人,把對父母老人的孝行和愛心,擴大和延伸到全社會。按照孔聖人所言,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大孝至愛,這個世界就會充滿陽光,變得溫暖,義軍一統天下之後,何愁開創不出一個安寧和諧的理想社會!如果每一個人都做到了大孝至愛,自然也就是對國家、對朝廷的至忠至孝,同時也是對社會作出的一份貢獻。”
見鄭興從容自若地把話說完,似乎一吐為快地落了座,李世民將身體向前傾了傾,笑眯眯地望著鄭興半打趣地說道:“高瞻遠矚,諫得頭頭是道。由此看來,你還真讀了不少詩書,喝過不少墨水,連孔大聖人的話都記得那麼清,吃得那麼透,飽識之才,是個飽識之才!看來此地還真藏龍臥虎的,我李世民會牢牢記住你的這些話,有朝一日義軍真統一了天下,你的諫言還真說不準會成為可供朝廷參考的治國之策呢!”
鄭興聞言,激動得熱淚盈眶,隻目光怔怔地望著依然在笑眯眯地看著他的李世民。
進諫會畢之後,李世民一片熱情地設宴招待了被下帖子請來進言的這些賓客,場麵十分隆重而熱烈。開筵後,他滿麵春風,情懷激越,站在場子當中親自舉杯向大家祝酒。他用充滿激情的目光朝全場掃視一遍,聲若洪鍾,大聲講道:“諸位朋友,今天的進諫會開得很好,諸位的肺腑之言,黃金難買,是對義軍的度高信任和鞭策。我李世民感激不盡,永難忘懷,我要代表義軍感謝大家了。來,都舉起杯來,我先敬大家一杯!”
眾人也都在站立著,將酒杯舉了起來,被他的一席話深深打動,一片肅然望著麵前這位情義深重、有膽有識的義軍首領。李世民見大家已將杯舉起,端著酒杯向大家示意一遍,說我們喝下去,便自己先一飲而盡;緊接著,大家也便跟著一飲而盡,誰也不敢含糊。
鄭興由於諫言直言不諱且頗有見地得到李世民的賞識,被李世民特賜其同席共進的殊榮。盛情難卻,當坐在後排一個角落處宴席上的他被一個宴會服務的官吏跑來叫至李世民所在的宴席上時,一時竟有些受寵若驚,顯得很是拘束。
酒過三巡,李世民麵帶笑容為鄭興斟滿一杯酒,自己也斟了一杯,舉起杯來對鄭興說道:“今天你諫得很好,頗具見地,都切中要害,很啟人深思,起到了表率作用。那崇尚孝道、大孝至愛的進言,尤其獨到深刻,很有道理,讓我對你印象很深。”說到這裏,李世民舉著酒杯笑了一下,“憑你的那些諫言,我能記住你一輩子。來,我同你共飲一杯!”
見李世民如此客氣地高抬自己,鄭興的心在撲通撲通亂跳,連忙站了起來,他顯得很不自在,拿起酒杯道:“小民受到李大將軍的高看,今日能跟李大將軍同席共飲一杯,實在是三生有幸,李大將軍的恩德,小民會永遠銘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