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淡然一笑,道:“不必客氣。我李世民可不是愛講究的人,走到哪裏都這樣,不拘小節,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也很愛才,從不以地位取人。機會難得,我們共飲一杯,以示我對你敢於直諫,又諫得那麼出色的一片心意!”說著,將酒杯伸過去與鄭興碰了碰杯,鄭興哪敢遲疑,很恭謹地欠身施以一禮,便跟著李世民一口喝了下去。
場麵上不少人的目光都看著這裏,有的在相互遞語,不知在小聲議論什麼。李世民坐下吃了幾口菜,抬臉看著鄭興,嘴裏一麵嚼著一麵又隨便聊了起來:“從你的諫言來看,你一定是一個大孝子,家中都還有些什麼人,日子過得怎樣?”
早已停箸在那裏不自在地幹坐著的鄭興見李世民問起了家常,恭謹地望著李世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回李大將軍話,父親去年去世,有一兄長那年被征去修築洛陽東都,客死他鄉異地。小民家境貧寒,如今與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勉強度日。”
李世民聽說其兄長那年被征去修築洛陽東都客死他鄉異地,家境不怎麼好,望了鄭興一眼,口中輕輕“哦”了一聲,沉吟道:“自古貴人多受難,不要氣餒,苦日子很快就會過去,論出身我李世民倒比你好,可我也是一個曆經艱辛的人。”這時,一旁坐著的永安縣縣令卻湊過了身子來,插話道:“李大將軍,我告訴你,鄭興不僅是個大孝子,還是當地有名的文人秀才咧!”
李世民瞟去插進來的永安縣縣令一眼,口中輕“哦”一聲,一麵拿了桌上的酒杯站起身欲到其他席上去敬酒,一麵看著鄭興道:“不錯,不錯,如此傑出的人才,別忘了日後進科場放手一搏,隨便中個舉人進士什麼的,前途無量!”說畢,手中拿著酒杯轉身走到別的桌上,在幾個州官的陪同下跟大家敬酒去了。
宴會在一片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中進行著,場麵十分熱烈而喜慶,李世民一席一席跟大家敬酒,不斷跟大家說著話,笑聲朗朗,喝得紅光滿麵,以表達他對大家的一片感激之情。眾人見義軍首領李世民如此親民愛民,仁厚賢德,不拘小節,落落大方,對他更加欽佩和敬重。李世民每至一席,眾人都彬彬有禮地站起來迎著,爭著跟他碰杯喝酒,有的甚至為能跟義軍首領李世民同堂共進,並受到他的熱情款待激動得熱淚盈眶。一位年長者見李世民臉上已喝得通紅,關心道:“李大將軍應酬的人多,您就少喝些吧,別喝壞身體!”李世民一笑,說:“沒關係,我今日高興,想跟大家多喝幾杯!”
就這樣,李世民走了一席又一席,喝了一杯又一杯,與大夥喝了個痛快,才被幾個州官關照著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宴會罷場時,縣衙裏各處都已亮起了燈火,義軍又進行了隆重熱烈的送賓儀式。甬道兩旁的樹上和大門外這些主要地方,都張燈結彩,一片通亮,幾百名義軍將士在列隊夾道歡送,從廳堂之外的甬道上一直排列延伸到縣衙大門之外街道上很遠的地方。大門外的樂班驟然鼓樂齊鳴,便又奏起了歡快的樂曲;紅地毯上數十名仙女般美麗的舞女和秧歌隊,便又瀟瀟灑灑活躍奔放了起來,裏裏外外呈現出一派歡樂喜慶的熱鬧景象。李世民帶領眾義軍將領站在大門一側,歡送被請來諫言的貴賓走出大門,向大家招手致意。
鄭興夾雜在散去的人群中從縣衙大門走出,一眼就看到站在一側的紫薇跟紫娟,二人臉上都樂不可支,興致正濃,手拉著手一旁站著正在瞧熱鬧,似乎又在等候鄭興從裏麵出來,不時拿眼睛朝大門外出來的人流瞥去一眼。從人流裏突然發現出來的鄭興,二人立刻便興奮起來,連忙從人堆裏向鄭興這邊擠了過來,也許是受到紅地毯上數十名舞女翩然而舞的感染,她們拉了鄭興在一處人稀地方站下。話沒說幾句,兩人興奮得一時竟手舞足蹈,立時吸引了周圍不少人的眼球。
回去的路上,紫薇與紫娟一左一右緊緊纏著鄭興不停地問這問那,盡管鄭興的思想還沉浸在被義軍首領李世民接見的那場麵上,有一搭沒一搭地回答著她倆的問話,但她倆的興致依然不減,還是一路問個沒完沒了。
“興哥今日進去諫言,見到義軍首領李世民了沒有?”
“這不是廢話嗎?義軍召開當地各界人士進諫會,李世民大將軍親自主持,怎麼會見不到?”
“怕不怕?”
“怕什麼,有什麼好可怕的,李大將軍還特賜我同席進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