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歐美經濟格局變化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奧巴馬能“管好”美國的金融嗎?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09年6月18日公布了美國在金融市場監管方麵的計劃。該計劃將尋求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全麵監督,尤其是增加對衍生產品和其他市場基礎領域的管理,同時,將創立一個新的消費者保護機構,並給予政府對抗未來金融危機的新工具,以及開創一個與海外監管機構達成協調統一的監管模式。這一計劃從順應海內外加強金融監管的呼聲,重建美國金融體係在全球範圍內的信賴基礎這一宗旨上看,有其深遠的戰略意義。
首先,金融服務業是美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而市場的信賴是保證國內外金融資本彙集美國,使其金融業繁榮發展的前提條件。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大海嘯,讓世人意識到,一批專業化的投資團隊,利用他們獨有的知識結構和由此帶來的信息不對稱,騙取了廣大不知情的投資者的信賴,從而達到他們瘋狂地追逐利益和轉嫁風險的目的。為了防止這種病態畸形的業務再度出現,奧巴馬政府正在從事前(比如加強監管等)和事後(比如提高破產處理的藝術等)的危機處理方法上,試圖找到並努力彌補現有危機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
其次,美國雙赤字的經濟結構之所以能夠持續下去,是因為一直以來美國的金融體係發揮了管理世界財富的功能。而且,借助於美國金融體係的比較優勢,美元主導的貨幣體係也能夠順利地主宰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但是,如果今天美國政府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拿出實際行動來回應世界對其金融體係和美元主導的貨幣體係不滿的狀態以及要求其改革的呼聲,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美國政府最擔心的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出的局麵,從而導致美國雙赤字的經濟結構難以維係,美國的國家地位和美元的作用在世界經濟舞台上每況愈下。這是美國政府最不願看到的狀況,奧巴馬政府當然會全力以赴維護美國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全球金融危機也給美國帶來了再造強盛金融體係、引領世界金融發展模式的絕好機會。目前,全球都在思考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管模式來應對金融創新濫用所引發的係統性風險。美國仰仗自己本土的(信息)優勢,推出“後危機時代”的現代金融風險管理模式。如果這種新模式被世界接受,那麼,美國又一次創造了一個新標準!這會讓美國金融體係占盡先機,而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體係,可能就會因為被動導入這種新的監管模式而不得不增加運營成本,降低了其金融機構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活力。所以,世界各國都在關注正在發生的遊戲規則的變化,關注這種監管的新標準會以怎樣的方式影響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