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言之教,無聲勝有聲(2)(1 / 2)

認知暗示。即通過一定渠道讓孩子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認識。例如,佳佳有許多不良習慣:亂花錢、上課遲到、拖交作業,爸爸沒有直接批評她,而是要求她給自己遠方的好朋友們寫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開學以來養成了哪些好習慣、近期有什麼打算。從此以後,佳佳果真克服了不少不良習慣,學習也有了明顯進步。這種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在於孩子在寫信過程中進行了自我反省、自我認識,避免了心理對抗和厭煩。父母應抓住孩子的思想狀況,利用積極的認知暗示,促進其良好習慣的養成。

總之,暗示法能夠起到尊重孩子、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施以有效影響的作用。為了使暗示教育法收到更好的效果,家長可以巧妙地將上述幾種暗示方式綜合運用。

3.重身教,做榜樣

有位父親每天早晨都要到酒館裏喝上一杯酒,這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習慣。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他照例徑直走向酒館。沒有走多遠,就感覺有人跟在他的後麵,他轉過身發現不滿7歲的兒子正踩著他留在雪地上的腳印,並且興奮地說:“爸爸,您看,我正踩著你的腳印!”

兒子的話使他心頭一震:“我要到酒館喝酒,兒子竟然在跟隨我的腳印!”他掉頭回到家裏,從那以後,他戒掉了每天早晨喝酒的壞習慣。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是孩子生長的搖籃。孩子在這裏生活、成長;習慣在這裏養成;情感、是非、好壞、善惡和信念,在這裏奠定。家庭最初及持續灌輸的是非觀念、善惡標準、為人原則和習慣養成等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身教勝於言教。高喊一千遍口號,不如以身作則的一個具體的行動。

曾經當選南京“十佳家長”的艾莉的身教讓人歎服。她說,有一次她帶孩子去遊泳。遊完後,發現自己的皮涼鞋不見了。孩子天真地說:媽媽,別人把您的涼鞋穿走了,您就穿別人的鞋吧。艾莉覺得這是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她硬是光著腳,帶孩子走回家,腳也磨破了。艾莉說,我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一個道理:不能損人利己。做家長的一定要給孩子樹好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

有怎樣的父母,就會有怎樣的孩子,因為孩子“正踩著你的腳印”向前走。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榜樣。

家長要孩子好學,首先得自己勤於學習,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千萬不要在家裏設個麻將桌,每天邀很多人打麻將;在家裏設酒席,又是劃拳,又是大聲喧嘩,每天家裏亂糟糟的;在家裏看電視、打遊戲等。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你自己卻在看電視,你不讓孩子打遊戲,你自己卻在打遊戲,孩子怎麼會聽你的話,尊重你呢?有位父親和孩子一起學習英語,按說這位父親學英語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途了,但為了給孩子做表率,他堅持每天和孩子一起學習。正如家教專家王金憲總結的一句話:“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會影響終生。因此,家長要在各方麵做孩子的表率。家長要孝順長輩,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對人、對社會有愛心。家長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孩子就不可能長大後對你孝順;如果夫妻之間整天吵吵鬧鬧,會在孩子的心靈上造成極壞的影響,他可能懼怕婚姻,即使結婚這個陰影也會長期伴隨他。

父母用什麼樣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孩子就會用什麼樣的語氣來回答父母。如果你說話難聽刻薄,他就刻薄;你和風細雨,他就慢聲慢語;你禮貌有加,他就會文質彬彬。

人們常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在家庭教育上,“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努力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總之,父母要用自己的真實行動,用自己的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勤勞賢惠,用自己的與人為善,用自己的毅力,用自己的堅強,用自己的敬業,用自己的博愛,用自己的成功,用自己的優秀給孩子做出表率和榜樣,用身體力行的付出影響孩子,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無窮的力量激勵孩子,比用蒼白說教的效果要好出千百倍。

4.父母吵架,孩子最受傷

讓人非常遺憾的是,現實中很多父母,以夫妻吵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負麵影響極大的“言傳身教”。

一項調查顯示,父母經常吵架的孩子比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更多。

專家直言:讓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為人父母最起碼的責任,大人不要認為感情隻是兩個人的事,夫妻相互攻擊、謾罵,對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麵影響將終生難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