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向溫州人學做人(6)(2 / 3)

溫州人做人規則之三十九:終身學習,超前學習

專業知識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基礎,也是一個領導者走向成功的階梯;掌握了知識,就像車廂裝上電動機車,飛機加上火箭推進器。-猶太商人

在每個猶太人的家裏,當小孩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塔木德》,點一滴蜂蜜在上麵,叫小孩子去吻《塔木德》上的蜂蜜,他們認為“愛書吧,書是最甜的。”溫州商人高天樂說:“未來企業競爭取勝的法寶,不是產品,而是組織的學習能力。企業做得好的人,不是眼前賺錢多的人,而是會學習的人。”不學習是賺不到錢的,學習與金錢有著直接的聯係。

大部分溫州商人因為家境貧寒,創業時的學曆都很低,大部分是小學或者初中學曆,如南存輝、周大虎是初中學曆,王振滔15歲輟學,在溫州讀大學的人非常少,讀大學再去辦企業的人更少,所以溫州被人誤解為“文化的沙漠”。其實,溫州的企業家普遍愛好學習,一些企業家甚至放下自己的工作去進修,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提高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讓自己的企業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現在溫州人對學習的看法非常一致:“腦袋裝得多,錢袋就裝得多;腦袋裝得快,錢袋就裝得快。”

溫州市社科聯副主席洪振寧說:過去大家形容溫州老板“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現在老板不用睡地板了,後麵一句話改成了“晚上看黑板”。現在的溫州商人意識到不學習是賺不到錢的。在上海的中歐管理學院、北京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都可以看到許多溫州企業家的身影,這裏的學費動輒幾十萬,但是還有這麼多企業家千方百計擠進去。現在,在溫州商人的圈子裏,大家見麵問得最多的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最近看什麼書。洪振寧說:“最近最流行的一本書叫《藍海戰略》,這本書幾乎每一個專心做企業的人都看過。”

猶太商人非常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培根),他們最看不起沒文化的商人。在每個猶太人的家裏,當小孩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塔木德》,點一滴蜂蜜在上麵,叫小孩子去吻《塔木德》上的蜂蜜,他們認為“愛書吧,書是最甜的。”在猶太人眼裏,知識和金錢是成正比的,淵博的知識是智慧的象征,還是談判成功的砝碼。一個做鑽石生意的猶太商人曾在談判桌上問他的合作夥伴:“你知道大西洋底部有哪些魚類嗎?”據統計,美國一個高中畢業生一輩子靠打工收入,比一個同樣工種的初中畢業生多掙10萬美元;一個大學畢業生又要比一個高中畢業生一輩子多掙20萬美元。

溫州人因為知識不夠,也有過吃虧上當的時候,朱張金當初去俄羅斯時,隻帶了一個計算器,隻學了10個俄語單詞:“一、二、三、四、五、好不好、多少錢、行、沒問題、怎麼走”。後來他到歐美做生意,感覺語言不通,做生意就像聾子、瞎子一樣困難。1999年冬天,朱張金到美國參加一個皮革展,一個加拿大商人向他推銷landcows(死牛皮),40美元/張,朱張金聽了心中竊喜,他想這landcows怎麼跟deadcows-樣便宜呢?(在朱張金的理解,死牛皮應是deadcows,而沒聽說過的landcows則一定是好皮),他興衝衝地從美國飛到加拿大看貨,結果大失所望,那landcows就是deadcows,而老外沒有騙人,因為死牛皮就叫landcows而不叫deadcows。一字之差,讓朱張金跑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很多冤枉錢。從此,他下定決心苦學英語。而今,隻有初中文化的朱張金已能用一口流利英語自如地給老外介紹自己的產品了。

高天樂是溫州少數幾個在創業前就擁有大學學曆的企業家,人們稱之為“儒商”高天樂無疑是個強調學習的企業家,從溫州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他又讀了中歐腸A碩士。此後,他受邀到北大、清華、複旦等大學講學,並被中歐聘為兼職教授。1989年,教了7年書的高天樂選擇了下海,1990年9月,他借了5萬元創辦長城變壓器廠,他利用自己的學識,以超出別人一等的眼光對產品進行“包裝”1997年,高天樂對天正集團進行股權改革,吸收了2600萬的股金,天正也從一個家族企業轉變為社會化的大企業。

高天樂認為,隻有會學習的企業家才能做大事業。在高天樂的帶頭下,天正人掀起了學習的高潮。在天正的財務賬上,“學習”歸在費用欄。1998年,天正人均培訓費2000元,1999年至今每年達3000元。公司高層還有5人在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深造,兩年的費用達到100萬元。對此,高天樂說:“未來企業競爭取勝的法寶,不是產品,而是組織的學習能力。企業做得好的人,不是眼前賺錢多的人,而是會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