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向溫州人學做人(6)(1 / 3)

企業家擔當著決策者的角色,是一個企業、一個項目的最關鍵人物,是企業成敗的主導者,因此,企業領導者應具有很高的個人修養。中華商道的研究者李伯淳對企業決策者的綜合素質,做了理想化的概括:企業家應具有孔子的仁愛,墨子的兼愛;老子的無為,莊子的逍遙;盂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惡;韓非的勢術,子思的中庸;鬼穀子的縱橫,諸葛亮的智慧;李淳風的先知,毛澤東的實踐。

當溫州模式成為一種既定模式之後,其先發優勢將弱化,慣性思維定勢成形,溫州企業家失去了“逼”出來的生存壓力,是否會滋生夜郎自大的心態,而時代要求溫州企業家成為全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先鋒隊,溫州企業家能否擔當重任?社會各界表達出強烈的對溫州經濟的擔憂和懷疑。

企業家精神的內涵還包括社會責任感,香港富豪李嘉誠先生投巨資發展教育事業,熱心公益事業,關注內地發展,表現出了一個企業家的風範。厲以寧說:“中國企業家不僅僅是一個經營某個企業並在這個領域內進行創新活動的人,他們首先是個憂國憂民者”。“憂國憂民”這一點,溫州企業家做到了,並且成績十分突出。在2005年胡潤慈善家排行榜上的50位企業家中,有18位的出生地在浙江,占相當大的比例。這其中,在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一的是正泰集團,共捐款6800萬元。“為社會承擔責任”是正泰的經營理念,南存輝認為,“慈善榜比富豪榜更有意義,我們希望多看到一點慈善榜、納稅榜。富豪榜體現的是企業創富能力,而慈善榜則體現了企業對社會的貢獻。”

聯想柳傳誌在“我怎樣當總裁”的演講中有這樣一段話:“企業的一把手跟下級員工之間的關係,就是大發動機跟小發動機的關係,你所帶動的不是齒輪,不是螺絲釘。員工也可以成為一個發動機,而且能跟你同步。如果能夠做到這樣,這個企業活力就非常大。”

溫州某企業為了帶動企業活力,采取了非常的手段。“歡迎您成為‘快樂動物王國’的成員”,在溫州辰光網絡科技公司的管理製度手冊的封麵上有這樣幾行字。而這個管理製度手冊也被稱為“快樂動物寶典”。走進該公司總經理朱鴻福的辦公室,一進門就會發現他的辦公桌台位牌上寫著的“富貴豬”字樣,非常醒目。他遞過來的名片上也印著“富貴豬”字樣。在該公司,所見所聞都是與動物有關的。除了“富貴豬”之外,員工的名字還有小龍蝦、犀牛、海豹、尼莫(電影中的卡通動物)……並且在工作中必須以吉祥物名字相稱,否則還要罰款。朱鴻福說:“這種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仿生企業文化’,淡化了公司內部等級製度,強調了平等,營造了輕鬆的氛圍,實現了公司內部上下級和諧、平等、愉快的溝通。”朱鴻福認為企業家的精神很簡單,就是與員工站在同一級台階上,共同成長。

任何一個組織的生存和成長都需要有自己的領袖,研究各成功企業的成功因素都會發現這樣一個重要現象:這些企業基本都有一個企業內外認可的企業領袖。這個領袖,在聯想是柳傳誌,在海爾是張瑞敏,在格蘭仕是梁慶德,在萬科是王石,在華為是任正非,在力帆是尹明善,在萬向是魯冠球。如何才能成為萬人仰慕的成功領袖呢?

王永慶被稱為台灣商界的精神領袖,也是華人圈裏的經營之神,他雖僅有小學文化卻締造出塑膠王國,並且他所具有的經營企業的知識並不比最優秀學校的最突出的腸A少,他在企業經營實踐中不斷學習和磨煉出獨一無二的領袖精神。15歲那年,王永慶小學畢業,先到茶園做雜工,後到台灣南部嘉義縣的一家小米店當了一年學徒,第二年,自己開了一個米店,到現在,他成為台灣首富。王永慶令人敬佩的,不隻在他的事業成就,更在他的學習精神。他從讀書中學習,從工作中學習,從觀察中學習,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他是“活到老,學到老”這句格言的真正實踐者中的楷模。

溫州的企業家們現在已經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並致力於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目前,他們從四個方麵著手:(1)營造濃厚的教育氛圍;(2)建設良好的社會人才環境;(3)提高企業家的學習能力;(4)提升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未來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是想學習而不會學習的人。”正泰集團總裁南存輝就是一個想學習又會學習的人。他從一個農民到腸A工商管理碩士,他個人知識的提升的過程,就是正泰集團從小到大的發展曆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南存輝就沒有正泰,沒有南存輝對學習的執著就沒有今天的南存輝,他是新一代企業家的光輝典範。溫州的企業家們已經意識到,對於一個組織來說,企業家是基礎性力量,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應具有八種精神:吃苦精神、犧牲精神、忘我精神、求實精神、學習精神、開創精神、負責精神、冒險精神,他們不斷的充實自我,以成為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充滿睿智與謀略、憂國憂民、虛懷若穀”的精神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