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男人到底在想什麼5(1 / 2)

這樣的女孩子,如果家境好,父母社會資源多,倒也不愁嫁,怕就怕家境普通,父母都是老老實實的本分人,就比較苦惱。(《奇》biqi.me《文》網)你要二十多歲的女孩子如何去認識那些“理論上”的好男人?她們除了會讀書,根本不知道怎麼談戀愛。這種女孩子命好的,長得國色天香的,還好,她們不需要會談戀愛,隻需要會選擇就可以--但問題在於,多數女孩子不過是樣貌平平,最多中上,怎麼可能碰到那種死追她的男孩子呢?即便有死追她的男孩子,往往又是她的父母看不上的,因為她能遇到的男生,按照概率多半是跟她差不多家境,甚至還不如她的。遇到富二代官二代的概率極低,最多就是遇到那種有房有車有存折的男人,而那種男人又不是往死裏追女孩子的類型。

曾經有一個23歲的女研究生跟我訴說自己的恨嫁--按道理說,23歲,有什麼可怕的呢?還有大把的青春呢。問題是,她相了幾次親,發現情況真不容樂觀。

她說:“本科的時候,覺得戀愛太早太遙遠,並不曾把它作為大學的必修課。讀了研究生以後,父母、同學相繼介紹過一些。的確,這個世界上不缺男人,也不缺優秀的男人,但是那些優秀的同時又是自己看得上眼的男人卻如同稀有物種。”

最後她好不容易看上一個比她大5歲的,博士畢業,剛剛工作的男人,但三個月後便斷了聯係,人家給她的理由是,嫌她還在讀書,還沒工作,將來在哪兒都不知道,沒有踏實感。

她最初以為這就是一個借口,但後來跟師兄一聊天,人家告訴她,已經工作的男人一般不願意找還在學校讀書的姑娘,因為不對等。她一下子就苦惱了,因為她原先的設想是,能在研究生期間,找個自己愛的也愛自己的人,畢業的時候工作,結婚,生子,將來自己想讀了再回來讀個博士,可現在才發現,這機會太渺茫了!

說實話,她想要的,是每一個對婚姻對愛情有期待的好女孩都想要的,她的要求過分嗎?不過是找一個相愛的人,談兩三年戀愛;然後,畢業;然後,結婚生孩子;然後,如果想再繼續深造就再讀博士,不想繼續深造就作個幸福太太--我對她說,你的要求一點兒都不過分,但是,能滿足你這樣的要求的,卻並不是大街上或者校園裏隨便一個年齡相當的男孩子就夠條件的啊,必須是“優秀”的,而且最好是“既有錢又有閑的”,因為隻有這種類型的男人,才會有時間跟你談兩三年的戀愛,而且還可以接受你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生孩子,哪怕你沒有工作。許多事業成功的男人,他們娶的全職太太就是你這種生活狀態,除了生孩子就是讀書,甚至是到世界各地生孩子和讀書。我就認識這樣的姑娘,到歐洲學藝術,到美國生孩子。她們能過這樣的生活,一部分是爹媽的造化,另一部分是她們本人的造化,她們找到了可以讓她們過這???生活的男人,那些男人可以滿足她們的“小女人”夢--她們想生孩子就生孩子,想讀書就讀書,簡簡單單不必為柴米油鹽發愁。但要嫁這樣的男人,本來就是機會渺茫的啊!

很多恨嫁女都曾非常認真地跟我抱怨:我就是很簡單地想找個人結婚生孩子啊。但你給她領來一個,她搖頭,沒有房子怎麼可以?你再給她領來一個,她又搖頭,不是我夢想中的那種類型。是啊是啊,你的夢想,對於男人來說,得有多堅實的肩膀才能扛起一個女人的夢想啊。

相親和一般的交往最大的不同,在於相親要先講條件。很多女孩子不肯將就身邊的男孩子,就是因為覺得身邊的男孩子不匹配自己,不夠優秀,條件不好,所以她們寧肯通過相親找一個跟自己夢想接近的。接受相親的男人也一樣,他們在跟女人相親之後,無論是相處一段分手,還是分手之後又和好,還是見麵之後就沒有下文,他在內心都是反複計算過性價比的--女方的年齡,相貌,家庭,以及可能的職業前景都會被他一一衡量,如果他計算之後,認為性價比相對合適,風險和收益也在他能接受的範圍內,那麼他就肯為此買單;如果嫌“買單”這個詞不動聽,我可以換成“付出”--男人會為他認為值得的女人付出,這個付出包括時間和感情上的付出,如果處了一段時間,覺得不再值得他“付出”,或者他又遇到更好的選項,那麼他就會提出分手。

所以我給所有想嫁給白馬王子的好姑娘的建議:畢竟對於擔得起“白馬王子”這一光榮稱號的男人來說,他們至少要比芸芸眾生優秀一些,屬於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願意跟他們結婚生孩子的女人當然也會很多,是需要競爭上崗的,他們憑什麼就把這麼一個得天獨厚的機會放在金盤子裏送到你麵前呢?你是誰?貌若天仙?才華橫溢?摩納哥公主?你媽貴姓?你爸是李剛?你們家祖墳冒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