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1 / 1)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書庫經典名著。@@

c米c花c書c庫c m

“總署來電。並致江寧劉製台。轉電出使日本大臣黃:劉坤一電稱,康有為電,奉旨改《時務報》為官報,汪康年私改《昌言報》抗旨不交等語。該報館是否創自汪康年,及現在應如何交收之處,著黃遵憲道經上海時查明原委,秉公核議電奏,毋任彼此各執意見,致曠報務。欽此。魚。”

前已敘及,四月二十五日,翰林院侍講學士徐致靖上奏保舉康有為、梁啟超、黃遵憲、譚嗣同、張元濟五人,當日下旨康有為、張元濟於二十八日召見,召黃遵憲等人入京,預備召見。然黃遵憲一直沒有起程,以病留在湖南。六月二十四日(8月11日),光緒帝旨命黃遵憲接任駐日本公使,並發電催促黃即來京。黃仍因病再推行程。光緒帝此時發電南京、武昌,是認為黃遵憲已在進京途中,讓劉坤一、張之洞轉交。張之洞於七月初七日午刻(上午11時到下午1時)收到該電旨,因黃遵憲尚未起程,當即將此電旨轉發長沙。是日申刻(下午3-5時),張又收到兩電。其一是康有為發來:

“京康主事來電。奉旨改《時務報》為官報。汪康年私改為《昌言報》,抗旨不交。望禁發報。康有為叩。”

該電發於七月初五日未刻(下午1-3時),內容與給劉坤一電報相同,很可能是兩電同時發出。另一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發來:

“湖南陳撫台來電。黃遵憲病稍愈,已飭於初七交卸道篆,初八力疾起程。乞即係銜電達總署代奏,並示複。箴叩。魚。”

張之洞接到此電,知黃遵憲即將北上,即用兩人的名義電奏上聞。初八日,黃遵憲來電:“憲初七交印,即日起程。升任南鹽道遵憲稟。庚。”張之洞派湖北小軍艦“楚材”往迎。黃於七月初十日複電張之洞:“溫諭感甚,蒙派楚材,謹叩謝。遵憲。”這是黃遵憲北上時赴鄂“重親訓誨”,而此時總理衙門再次電催黃遵憲進京。

然而,在黃遵憲尚未到達武昌之際,七月初六日(8月22日)下午,張之洞收到汪康年的電報:

“急。頃康電蔡道雲:奉旨改《時務報》為官辦,特命督辦,即派狄平接辦。汪康年違旨私改為《昌言報》,抗據不交。商孫中堂,令請禁發《昌言報》,勸汪交出,無幹參劾。如何電複雲雲。懇即屬節庵前來,商辦如何。乞示。康。物。”

“蔡道”,蘇鬆太道蔡鈞,他也收到了康有為的電報內容,其內容還牽涉到孫家鼐。“商孫中堂,令請禁發《昌言報》,勸汪交出,無幹參劾”一段,其字麵的意思是,“康有為已與孫家鼐商量,孫令蔡鈞禁發《昌言報》,孫並令蔡勸汪康年交出該報,即可不加參劾”。當日,汪康年與蔡鈞見麵,表示其交報之“為難”。七月初十日(8月26日)醜刻(清晨1-3時),張之洞再次收到汪康年的電報:

“得孫相回電雲:並無封禁、參劾語。合電告。用洋牌事似可暫緩。念劬已見。康。屑。”

孫家鼐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態度。“洋牌”指《昌言報》掛租界洋人的商牌,以擋康有為;其最初很可能還是張之洞的主意。念劬,錢恂,此時進京覲見,路過上海,對於交報一事,他與汪有著詳細的討論。而孫家鼐的這一明白態度也激勵了張之洞,張於當日上午巳刻(9-11時)發一長電給孫家鼐:

“查《時務報》乃汪康年募捐集貲所創開,未領官款,天下皆知,事同商辦。茲奉旨交黃遵憲查明核議,自應聽候黃議。康主事輒電致兩江、湖廣各省,請禁發《昌言報》,殊堪詫異。康自辦官報,汪自辦商報,自應另立名目,何得誣為抗旨?官報有開辦經費,有常年經費,皆係巨款,豈有奪商報之款以辦官報之理?況《時務報》館並無存款。且近日諭旨令天津、上海、湖北、廣東各報俱送鈞處進呈,是朝廷正欲士民多設報館,以副明目達聰之聖諭,豈有轉行禁止之理?康主事所請禁發《昌言報》一節,礙難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