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武人與綽號(2 / 2)

須知,贏得一個綽號極不容易,保持一個綽號更不容易。武林中人,甘心服人的主兒極少,想取而代之的卻大有人在。一個綽號得以長久傳於武林,除了技藝的因素之外,人品道德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樹敵太多,被人惦記上,總有出事的一天。人有失手,馬有失蹄,一世英名也許瞬間就付之東流了。

(四)武人綽號麵麵觀

《水滸傳》、《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三俠劍》等等小說中對綽號的描寫,既是對江湖綽號文化的提煉,也是對真實武林綽號的升華。當然,這些小說的藝術性參差不齊,關於綽號的描寫也有著天壤之別。

而現實中武林人士的綽號可就談不上藝術性了,多屬粗俗一類。但絕對稱得上是特點突出,便於記憶和流傳。如:

突出身形體貌特點的:“鼻子李李瑞東”、“黃麵虎霍元甲”、“鴨巴掌魏德琳”、“花爪許許維仁”、“神瘸子郭成堯”。

表現超人技藝的:“鐵腿魏讚魁”、“鐵胳膊紀德”、“神力王王子平”、“神手唐殿卿”、“神拳宋老邁”、“大魔周長春”、“張燈影張顯奎”、“曹一拳曹竹齋”……

憑借擅長器械取得綽號的很多:“大槍劉德寬”、“杆子劉成友”、“神槍李書文”、“花槍胡老奉”、“大刀劉德勝”、“大刀王五”、“單刀李存義”、“雙刀李鳳崗”、“花鞭吳斌樓”、“飛鞭李讚臣”、“神彈弓沈輔臣”、“神鉤周亮”、“四平槍諸複生”……

以動物相比的:“賽活猴劉觀瀾”、“通臂猿胡七胡致廷”、“燕子郭長生”、“鷂子高三高春明”、“小白猿陳鳳岐”……

現實之中,比效古人的綽號極其少見,這是現實中的武人的有知之明、自謙之故。筆者師祖鏢師魏昌義,人稱“賽毛遂”。這算是比效古人一例,其實也有借用《三俠劍》賽毛遂楊香五之嫌。滄州燕青拳之祖陳善有“賽勝英”的綽號,勝英乃《三俠劍》之主人公,“賽勝英”嚴格意義上講是算不得比效古人的。

突出人物性格特點、作風特點、嗜好特點的綽號,也不多見,像“牌位大王陳長興”,“醉鬼張三張長禎”等屬於這一類。因為靠性格特征、特別嗜好想馳名武林,如果沒有超群武藝在身恐怕很難。而憑借品德行為贏得綽號的更不易,需要有大量行俠仗義的事跡才會贏得眾人一致的口碑。近百年來,有“北方大俠”王榮標、“沱南俠”韓其昌、“風塵三俠”韓其昌、李建秋、劉誌剛,“南北大俠”杜心武、“川西大俠”楊畏之、“齊魯大俠”丁玉山等冠以俠名。還有由於德高望重,極受武林人士尊敬,能贏得尊崇的綽號,如:“羅八千歲”羅子舟,“駱狀元”駱成驤,“兩廣總督”單香陵,“許龍爺”許禹生等。

現實中,倒是憑武人所從事的職業、所習練的拳種、所活動的區域,以及集體成名的小團體為綽號的非常多。如:

“眼鏡程”程廷華、“翠花劉”劉鳳春、“估衣梁”梁振甫、“煤馬”馬維琪,綽號體現了職業特征。“順手黃”黃寶亭、“潭腿(臨清潭腿)金”金啟亮、“戳腳石”石懷璞,綽號體現了所習拳種。“霸州李”李茂春、“京南大杆子”王華順,綽號體現了成名區域。“定興三李”李子揚、李呈章、李星階,“奉天三老”胡奉三、郝鳴九、楊青山,“廣東四鐵”鐵海龍、鐵金鮫、鐵骨仔、鐵頭仔,“朱家四傑”朱國福、朱國祿、朱國禎、朱國祥,“會友四大亭”孫立亭、王蘭亭、王顯亭、王豪亭,綽號體現了共同成名的團體。

每一個綽號的取得,都會伴隨一段傳奇故事,增加了綽號的趣味性,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性,使之更易流傳。

每一個拳種門派,都會有幾個有綽號的武林高手,從而大大增強了本門派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增強本門派武林地位的穩固性,也增強了在武林、在江湖中交往的砝碼。這便是武林中人熱衷於綽號的原因。

時至今日,在一些散打比賽中,主持人也會用綽號來介紹選手,用以吊起觀眾的好奇心,增強競賽的吸引力。隻是時代不同了,江湖社會不複存在了,綽號也便難以流傳。何況這些綽號出自編輯之手,而非出自武林。

不過,選手的綽號提高了觀賽人的樂趣,也不失為一種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