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的專門功夫有軟、硬、內、外四種。軟功練柔勁陰功,硬功練剛勁陽功,內功主練氣,外功主練力。四種功夫又歸為兩類,一為自衛功夫,也就是抗擊打功夫,如“金鍾罩”、“鐵布衫”、“鐵牛功”、“蛤蟆功”。謂之“未學武藝,先學挨打”。一為製人功夫,就是打人的功夫,如“一指金剛法”、“鐵臂功”、“鐵砂掌”、“鐵掃帚功”等,講究“不招不架,隻是一下”。
練專門功夫有一定程序,不可蠻幹。各門派於練功方法往往多有差別。比如練“鐵砂掌”,少林寺要求用布袋裝鐵砂,置於堅實木凳上,每日晨昏兩次拍打,由輕而重,由徐而急,百日後可應用,三百日後大功乃成。“戳腳翻子門”則是先以布袋裝麥,置於木凳上拍打,後換高粱拍打,再換綠豆拍打,最後換鐵砂拍打。拍前拍後均以中藥煎湯泡手,以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百日可用,手粉白細膩,擊人則剛硬如鐵。
功夫種類極多,《少林七十二藝》就記載了七十二種專門功夫,實際上,還遠不止這些。各門各派多選擇突出本門特點的功夫操練,像少林正宗的“一指禪”、“朱砂掌”,“戳腳翻子”的“鐵腿功”,“鷹爪門”的“鷹爪功”,“峨眉派”的“功力掌”、“童子功”,“武當拳”的“九宮樁”,“梅花門”的“梅花樁”,福建南拳的鐵頭功,“自然門”的“提千斤”,“三皇功門”的“揭諦功”,“黑虎門”的“夜行步”等。於內功也各有所重,如“少林”的“易筋經”,“翻子”的“運掌八法”,“八極”的“行功法”。很多成名的武術家都具有驚人的專門功夫,由他們的外號便可看出,如“鐵胳膊紀德”,“鐵巴掌吳會清”,“鐵腿魏讚魁”,“鐵腳佛尚雲祥”,“飛腿沙亮”,“閃電手張兆東”,“鐵腳林林煙源”,“豹腳魏豹”,“神拳宋老邁”,“鐵羅漢妙月”,廣東四鐵:“鐵海龍”、“鐵金蛟”、“鐵骨仔”、“鐵頭仔”等。
專門功夫使習練者能具有某一方麵的超常實力,過硬本領。然而,光靠功夫也是不行的,技法與功夫相輔相成,才是克敵製勝的根本,猶如眼之與耳,宜乎並用,須臾不可分離。有人忽視技法,練就一手功夫,便自恃氣力剛強,交手時一味橫衝直撞,或可暫時獲勝,若不知把握機會,不明方向位置,也隻算是蠻打蠻揪,難以持久。也有人忽視練功夫,掌握了兩三手慣用技法,便以為可以縱橫天下,自然免不了碰壁的命運。
功夫的外化體現在對抗中,有些功夫是難以表演的,如提高軀幹穩定性的“站樁功”等。再如“鐵砂掌”,其習練過程毫無美感可言,但外化為劈磚劈石,就可以給人以直感。舊中國,一些身懷絕技的武林人物,將功夫外化,靠表演糊口,曾是中國武術史上悲涼的一幕。今天武林人士毫無溫飽之虞,而將其功夫外化示人,與舊中國靠賣藝糊口的境況有著天壤之別。
但有些人在諸如“掌碎紅磚”、“紙上懸人”、“針穿玻璃”等節目的道具中造假,那不能算是武術功夫,而是“江湖賣藝”一類的文藝節目。想練真功夫的人,不可效法。還有些功夫是不科學的,甚至是有害身體的,不可練習。筆者師爺“鐵腿魏讚魁”曾練“縮陰功”,練至隱睾,從此襠部不怕踢,但也喪失生育能力,至終身不娶。可見此功常人不宜習練(魏讚魁壽至96歲,也是一奇跡)。
練功夫是要花工夫的。工夫指的是時間。功夫是一點一點工夫的積累,沒有一蹴而就的功夫。
花工夫練功夫,含著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枯燥的意思。因為練功夫過去都是單獨私下裏練習,有時為了避免有人觀看、偷學,還常常要在夜深人靜時練習,所以才稱作“私功夫”。而凡是功夫,不論軟、硬、內、外,又多是簡單枯燥的動作,像“站樁”,就是耗時間,像“鐵砂掌”,就是反複拍打沙袋,不像套路花哨美觀。因此,必須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枯燥。很多人半途而廢,皆因做不到“耐得住”。隻有長時間地不間斷地堅持練功,才有可能練成功夫。所以說:功夫者,工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