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玉峰乃山西太原人,氣功最精,尤長劍術。傳下龍、虎、豹、蛇、鶴五拳,專事練神、練骨、練力、練氣、練精。稱之少林五峰或白玉峰五拳。
將覺遠上人介紹給白玉峰的李叟,則傳下大小洪拳,流傳至陝、洛、川、楚等地。
達摩所創之易筋經,分上下兩卷,有內外功之別。內功主靜,外功主動。現在世間所傳“韋陀獻杵”等十二式易筋經為外功動功,供鍛煉體魄之用。以立姿呼吸吐納的三段功為內功靜功,供增長內力之用。另有洗髓經一部,據說為其徒慧可密特,未傳於世。
至此,少林外家流派越來越雜,“省與省殊,縣與縣別”,村與村間也有不同之處。一師所傳弟子,弟子各守心得,於是人與人也不一樣。故流派技術之優劣,相差甚遠。
但,將所有以柔為主的拳派都歸於武當內家,將所有以剛為主的拳派都歸於少林外家,甚至認為流行於世的近百種所謂外家拳都是從少林拳演化出來的,顯然有失偏頗,也缺乏有力的證據。因為直到明朝嘉靖年間抗擊倭寇之時,少林寺的武功尚不能稱譽天下,更提不上以拳聞名了。而那些內外兼修、動靜相兼、剛柔相濟、快慢相宜、攻守相合的拳種並非武當少林“自產”,又該歸到哪門哪派呢?民間說法也有不少漏洞。
(三)說南派北派
武術有南派北派之說,與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相關。通常以長江為界,江南江北武術風格不同,故稱為南派北派。
以百年前的自然環境而論,北方氣候嚴寒,飯食粗劣,多以菽麥玉米薯類豆類高粱為食,細菜細糧頗為少見。生長此間的人民,含辛茹苦,已成習慣。相比之下,南方氣候溫暖,飲食豐富,多食稻米,蔬菜魚蝦瓜果等副食充盈,一年四季農作皆有收獲。受此影響,北方人多生得體格雄壯、筋骨強健。南方人相對而言較為纖弱身輕。
每當秋冬之際,南方人如初到北方,便會感到瑟縮蕭索之意,極難適應。到了北風怒號之時,則幾乎不能堅持。而北方人習慣於這種氣候環境,毫無畏懼,即便冰雪覆蓋大地,仍能馳騁雪原,奔跑自如。
何況當年,北方地廣人稀,平原廣闊無垠,宜於躥奔跳躍的運動。秋冬之後,廣大農民處於農閑季節,也宜於用習武打發閑暇漫長的冬季。南方由於多河湖港汊,宜於開展“臥牛之地”的運動。且由於經濟發達,閑暇不多,使得南方人多專重於一拳之造詣,一法之精妙。
所以南人注意敏捷、靈動、神奇變化的拳法,北人注重剛硬、猛烈、快疾的拳法。
南派武術較北派武術發展為晚。據說張三豐創武當內家拳傳於關中王宗,王宗傳於溫州陳州同,陳氏將武當內家拳法帶到浙東一帶,這是北派南來之始,至明嘉靖年間以寧波人張鬆溪為最著。此後在浙東寧波等地一直傳到清順治年間的王征南,及其弟子浙江餘姚人黃百家,並擴及湘、楚等地。
依此說法,武當內家屬於南派,號稱內家拳係的太極、形意、八卦三大門也自然應當屬於南派。相對於內家的少林外家,則就是北派了。南派的拳種較少,而北派的拳種繁雜。南派以道家導引之術為根,兼利手足。北派以手搏為本,勁勇彪疾。
所以世人論及拳派,往往說:武當內家為南派,以柔為主,尚禦敵;少林外家為北派,以剛為主,尚搏人。
可事實是,除內家拳世間少見外,太極、形意、八卦三大內家拳後來都廣泛在北方發展,且日益壯大。像太極拳家陳王庭,乃河南溫縣陳家溝人,楊露禪乃河北永年縣人。形意拳家戴龍邦為山西祁縣人,李洛能為河北深州人,劉奇蘭為河北深州人。八卦掌家董海川為河北文安人。其徒程廷華、尹福、劉德寬等雖祖籍多在河北,但從董師學於北京。而在南方,號稱南拳的諸派別卻幾乎都屬於以剛為主的外家拳。這便引出關於“南北派”的另一種說法。
民間說,南派北派實是外家少林的南宗北宗。
初習入門,少林南派重在站樁,稱之為“地盆”,或“地盤”。使下盤穩固如樁。少林北派重在踢腿、控腿、遛腿諸法,使腿腳靈活如手。
少林南派講氣催力剛,步穩身守,拳勢激烈,並常以發聲吐氣助長動作發力。傳統南拳所需場地較小,素有“拳打臥牛之地”的說法。少林北派架勢大,節奏快,講躥奔跳躍,閃展騰挪,起伏轉折,跌撲滾翻,演練時需要場地大,有“拳打四方”的說法。
由於南派重拳,北派重腿,少林南派北派也便稱為“南拳北腿”。
而在技擊方麵,北派尚長手,南派尚短手。長手貴力足,拳至敵傷;短手能自顧,近敵而發。平時練習,非長手不能達氣;對搏時,非短手不足以自保。所以,南派北派也互相借鑒交融,長短互用,剛柔相濟。如今南拳也多見躥蹦翻撲和多種腿法,北腿也常見纏、推、格、別的細膩手法。
北派拳種至雜,如少林、查拳、華拳、洪拳、炮拳、彈腿、戳腳、翻子、迷蹤、六合、黑虎、梅花、羅漢、二郎……
南派拳術不少是從北方傳過來的,像廣東豐順的昆侖拳是從河南傳過來的,南海的梅花樁是從河北傳過來的,福建的太祖拳源於中原的宋太祖長拳,湖南、廣東的嶽家教傳為河南人嶽飛所創,廣東的白眉拳和俠拳則來自四川峨眉山……
經過多年的發展,南拳拳種已極為豐富。現有廣東南拳洪、劉、蔡、李、莫、蔡李佛、俠家、白眉、南枝、虎鶴雙形拳等多家;福建則有五祖、白鶴、詠春、太祖、羅漢等多家;廣西有周家、屠龍諸家;湖南有巫、洪、薛、嶽四大家;湖北有洪、魚、孫、孔、嶽、嚴、熊門,及水滸門、巫家藝各家;浙江有洪拳、黑虎、金剛多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