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鐵漢柔情(上)(2 / 2)

一個念頭要成為事實,必須有個助緣。剛巧這時候吳宇森的好朋友王凱儀有意搞獨立製片,聽說他有離意,馬上就來拉攏,結果一拍即合,吳宇森決定暗渡陳倉。

"我想離開,但又不敢開聲講,因為我很尊敬張先生,怕他聽了會不高興。於是我連夜寫了一封信,由他的門隙塞進去,當晚就走了。我在信中說,張導演我很感激你,從你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但現在我已成長了,也是時候該獨立了,既然外麵有發展的機會,我就暫時離開你,出去闖一闖……"

吳宇森後來聽他的同門師兄弟說,師父知道他連夜離開,痛心得很。他徹夜不眠,不斷地打電話,把公司老板、契仔薑大衛,還有所有跟吳宇森合作的導演都吵醒了,無論如何也要打探到這失蹤愛徒的消息。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闖了禍,連忙打電話給張先生,向他解釋真是有人找我當導演,我才離開的。他聽了我的解釋,這才放了心,還反過來鼓勵我好好做。我知道他還親自寫了封信給鄒文懷介紹我的長處。從這件事中,我知道張先生是待我真的好。"

張徹對於吳宇森這叛逆的愛徒,非但從未出言嗬責,人前人後還對他讚許有加,他生前寫過一本名為《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的著作,就對吳宇森美言津津:

"《英雄本色》的導演吳宇森,是我十分欣賞的後輩朋友,這不隻是因為他的才藝,也因為他的性格。當初許冠文拍《鬼馬雙星》領導了一時風氣,但那是他第一次導演影片。作為許冠文的助手,吳宇森因同我合作而積累了副導演經驗。鄒文懷親口告訴我:'吳宇森的貢獻很大。'唯以吳宇森與我淵源之深,他從未向我提及這一點,他後來自己導演的影片,尤其是'英雄片'雖不無我的影響,但至少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對我十年來始終謙遜執禮如故,這非唯電影界少見,也是近世所難睹。"

師徒情深,這就難怪張徹臨死仍念念不忘這最得他真傳的徒兒,而吳宇森又那麼扼腕於自己的遲來一步了。

遲來了一步

"我做的第二件令張先生傷心的事,就是趕不及回來見他最後一麵。我在歐洲聽說他病重,第二天就趕回來,還想著一下飛機就去看他,卻原來他前一天已走了。我還聽朋友說,他臨死前還掛念著我,說希望能夠見我一麵……"

師父雖然走了,卻把他的精神留下,並永遠影響著吳宇森。尤其是張徹的浪漫,說在吳宇森口中,仿佛那就是一種不朽的情懷。

"張徹的浪漫就是一種無我的精神。就是說,他認為人可以為了一個朋友,一種主義或者自己的愛人,而隨時犧牲自己。這種浪漫是我一向所崇拜的。還有張徹的氣魄與情懷,他的俠義精神,都一直影響著我。後來我拍《英雄本色》、《喋血雙雄》,以及到了好萊塢拍的《變臉》(Face/Off)、《風語者》(Windtalkers),我都繼承了他這份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