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鎖1(2 / 2)

“你猜這是什麼鎖?”張全指著寫字台上一把方頭方腦的銅鎖,問道。

“我猜呀,是——磚頭鎖。”易婷婷笑著,搖搖頭說,“鎖的花樣太多了,我猜不出來。”

“這把是手銬鎖,別看它模樣平常,如果有人想撬想盜,”張全說著,從桌上拿起一把鑷子,在鎖眼處搗了幾下,隻聽“哢嚓”一聲,鎖中突然伸出一副精巧的小手銬,幸虧張全縮手快,躲過這一擊。

“哇,好厲害。不過要是碰到你這樣的高手,它就威風不起來了吧。”

張全微笑不答,又拿起一把鑰匙,指著另一把黃銅質的鎖說:“你試試看能不能打開?”

易婷婷接過鑰匙,插入鎖孔,左擰右擰一番,鎖扣還是緊緊地閉著。她兩手一攤,等待好戲上演。

張全接過鎖,卻不動鑰匙,而是對準鎖亭啪啪啪連擊三掌,鎖扣應聲而開,看得易婷婷一頭霧水。張全說:“這把鎖名字就叫‘三巴掌鎖’,是民國初年紹興造的,開鎖時先用鑰匙撥,然後連擊三巴掌,把鎖蕊裏的一個小絆子震開。雖然不堅固,但不掌握這個竅門,還真打不開它,不失為防盜的一個妙法。真是太聰明了。”

易婷婷看得發呆,此刻喝彩也忘了:“老天,真是寶貝,寶貝,你這一年,可太值了。就是,這麼多寶貝,得花多少錢哪。”

又提到了張全不願再想的問題,一年前那燙手的10萬,終於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出路。不僅如此,張全還在這條出路上貼進了自己10多萬元的積蓄。如果可以的話,張全希望一輩子不要想到錢,但這位當年北大哲學係的學生當然清楚錢的份量。他今天的目的其實無非是錢。

“錢倒不算多,古玩市場上,鎖具倒賣不上太高的價,主要是機緣難得,收羅這些鎖要靠耐心靠判斷,主要還是運氣,相比起來,錢倒是次要的了。”

“這麼多難得的好東西,你說,要是能經常展出,讓更多的人看到,可多好哇。”

張全眼中一閃,易婷婷的話就像一條飛機緊急出口滑梯,順順當當地接住了他的想法。他忙說:“是啊,今天我找你就是為這事。”

“有什麼想法?”

“我想辦個小型的鎖具博物館,把這些家夥好好布置一下,常年固定展出。同時,在館裏做一些文字圖片,把鎖文化作一個係統的介紹。”張全頓了頓,說,“鎖裏的學問和故事太多了,用這種形式讓大家多了解鎖,通過鎖來了解曆史文化和科學技術,我覺得是件好事。”

“太棒了!”易婷婷也興奮起來,“鎖和其他的陳列品不一樣,它有對抗,有交流,是活的。就我今天的感覺來說,你這個博物館絕對有市場!”

“市場倒無所謂,又不買票。”張全笑了。

“對不起,當記者的,就這破習慣。”易婷婷一吐舌頭,“不過,也得考慮考慮,場地、管理、布置,都要錢哪。”

易婷婷思忖片刻,說道:“有啦,我們去找財神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