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鎖1(1 / 2)

論鎖1

將近一年的時間裏,張全大部分時間都在外漂泊,他遍訪全國各地的古玩市場、收藏家和鎖具廠,甚至直接到坊間村落當起了“頭道文物販子”。收獲很大,他的家裏已堆放了300多件各式鎖具,足以開一個小型展覽館了。

這正是他今天來此的目的。

一年的奔波讓張全的外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膚色黝黑,人更精瘦,精氣神好了很多。易婷婷一見他就叫道:“哇,你是不是躲到山裏修煉去啦?”

張全微笑著打招呼,一年的獨處讓他更習慣了沉默,也更不適應那些多餘的話。

“我有一個想法,不知你能不能幫個忙?”這是他的第一句話。

“不幫!”易婷婷嘴一噘,“出去一年,連個招呼都不打,回來第一句話就是能不能幫個忙?你說有你這樣的朋友嗎?”

張全一怔,內心深處的某根神經突然顫了一下。七年前還是一位國家公務員的時候,他可是口齒伶俐,無愧於北大哲學係畢業生稱號的。成為一個開鎖者之後,不知為什麼,人也變得和鎖一樣沉默寡言,他想以玩笑的方式回應一下易婷婷,可再也找不到適合自己說的話,於是隻好以加倍賣力的微笑作為回答。他言簡意賅地介紹了自己這一年的情況,說:“其實這一年也就是搜羅了一堆鎖而已,在我看來是寶貝,你們可能一點興趣都沒有。”

“誰說沒興趣?快走快走,我現在就想去看看。”

“現在有空嗎?”

“現在沒有什麼事比看你的寶貝更重要啦。”

張全的家成了鎖海,除了張放的房間保持原樣之外,剩下的一房一廳完全被鎖占領,裝飾架上就不用說了,書櫥、桌子、電視櫃、餐櫃上都擺滿了鎖,拉開抽屜,打開衣櫥,一排一排的還是鎖,而且多是些在易婷婷看來奇形怪狀的鎖。她看得眼睛都直了。

“這款鎖叫‘將軍不下馬’,你看,鎖的外形是馬,鑰匙像馬鞭,是清嘉慶年間的鎖,在長沙淘到的。”張全指點著他的寶貝,開始娓娓道來。

“這把叫‘兩亭鎖’,鑰匙有兩把,開啟時要兩把鑰匙一起開,一把向左撥,一把向右撥。這是過去錢莊庫房常用的鎖,賬房先生一把,東家自己一把。”

“這把叫‘連環鎖’,你看,有七個鑰匙孔,七把鑰匙,一把鑰匙配一個孔,要開鎖,就得按鑰匙孔逐一開啟,鑰匙配錯不行,缺一把也不成。你看這做工,真是精巧哇。”張全邊說邊讚,“明朝永樂年間就有了這種鎖,中國古代的工匠真是不得了啊。”

易婷婷瞪大了眼睛,不時拿一把鎖把玩一下,每一把都是那麼古樸潤澤,透著古人的智慧和工藝。她邊聽邊看,邊嘖嘖讚個不停。

“看這個,”張全指著一把豎起來有一人高的大家夥說,“這是明朝的‘龍鳳鎖’,鑰匙有兩把,一名‘飛龍鑰’,一名‘鳳凰鑰’,先用龍鑰,後用鳳鑰,還要推動鎖上托塔李天王的頭像才能把鎖打開。你想想,大戶人家把這家夥往大宅門上一鎖,那派頭還不把賊嚇趴下?”

“還有這個小東西,”張全一轉身,不知從哪又變出一枚小拇指甲大小的鎖,那上麵的鑰匙就像一枚大頭針,“這是歐洲貴族小姐用的項鏈鎖,產地據說是威尼斯,老外的手藝也不錯呀。”

易婷婷怔怔地看著這些寶貝,還有張全。他在鎖的海洋裏正快樂地像一尾魚,眼中的某種憂慮不見了,此刻是熱情洋溢的目光,顯露出這個精瘦的身體內澎湃的活力。易婷婷又想起第一次采訪他的情形,那篇榮獲省好新聞二等獎,被無數人讚美過的人物通訊突然顯得單薄無神。她隻看到了沉默冰冷的鎖,而未看到它熱力燃燒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