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靈山辯法(2 / 3)

“竭盡神通獲得渠,心強力壯卒難除;有時纔到高原上,又入煙雲深處居。”

“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勝以難追,戀芳叢而不已。頑心尚勇,野性猶存;欲得純和,必加鞭撻。”金蟬子道。

《牧牛》

“鞭索時時不離身,恐伊縱步入埃塵。相將牧得純和也,羈鎖無拘自逐人。”

金蟬子略作沉思道:“前思才起,後念相隨;由覺故以成真,在迷故而為妄。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牽,不容擬議。”

《騎牛歸家》

“騎牛迤邐欲還家,羌笛聲聲送晚霞,一拍一歌無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幹戈已罷,得失還無。唱樵子之村歌,吹兒童之野曲。橫身牛上,目視雲霄;呼喚不回,牢籠不住。”

《忘牛存人》

“騎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閑。紅日三竿猶作夢,鞭繩空頓草堂間。”

“法無二法,牛且為宗。喻蹄兔之異名,顯筌魚之差別。如金出礦,似月高雲,一道寒光,威音劫外。”金蟬子快速回答道。

此時此刻,大雄寶殿的眾人都有些懵了,那些羅漢一個個抓耳撓腮,那些菩薩也陷入了苦思。

隻有那幾位佛主,還有燃燈佛祖以及彌勒佛祖微微一笑,靜靜聆聽。

這兩人一人把佛法化繁為簡,以簡陋的圖畫和七言打油詩闡釋佛法,而另一人再次把它由簡化繁,以高深的禪語作答。

如來佛祖再作一詩,曰:《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盡屬空,碧天遼闊信難通。紅爐焰上爭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金蟬子妙語生花,道:“見情脫落,聖意皆空。有佛處不用激遊,無佛處急須走過。兩頭不著,千眼難窺;百鳥銜花,一場懡鑼!”

《返本還源》

“返本還源已費功,爭如直下若盲聾?庵中不見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紅。”

金蟬子曰:“本來清淨,不受一塵;觀有相之榮枯,處無為之凝寂。不同幻化,豈假修治?水綠山青,坐觀成敗。”

最後一幅畫,如來頃刻之間便已畫好,再次作七言打油詩:《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來,抹上塗灰笑滿腮。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

“柴門獨掩,千聖不知;理自己之風光,負前賢之途轍。提瓢入市,策杖還家;酒肆魚行,化令成佛!”金蟬子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善!”如來拊掌稱讚道,絲毫沒有因為金蟬子全部答上了他的問題而惱怒。“金蟬,你已經通透佛法本源,但,仍沒有言及大乘佛法三藏。”

佛陀星域。

大靈山。

大雄寶殿之中。

一青一金,兩種光芒充斥著大殿,辯法變得如火如荼。

兩人現在辯的是前世今生,因果輪回。

隻見萬佛之祖如來開始講了一個故事。他以大法力構建無上幻境,把大雄寶殿之內的所有人都帶入了他的故事中。

時空轉換,轉眼之間又是另一個場景。

街市,一片世俗之中的街市。浮躁而又繁華。

如來帶著眾人經過市集時,看見一位賣魚的老人,一邊鬥量賣魚,一邊哀歎地說:“老天爺!到底我犯了什麼錯,你讓我的兒子這麼早死?如果他還活著,可以幫我賣魚,我哪會這樣操勞、辛苦啊!”

如來慈悲的看著老人,而後輕輕一笑。

瞬時,如來的齒畔產生五色金光,照亮了老人和整個市集。

一會兒,一頭滿身臭穢的大豬,身體滴著屎尿,搖搖擺擺的晃過市集,眾人此時皆掩住鼻口。

如來看見此景,似有所感的再度露出憐憫地微笑。

如來的忠實擁護者阿難,在一旁看到如來的行止,感覺不同以往,即恭敬地向如來請示:“佛祖!剛剛您看到老人哀歎而憐憫一笑,現在看到搖擺行走的大豬,也露出相同的微笑,難道其中有何特別的原因嗎?請世尊慈悲開示,以解答大眾共同的疑惑。”

“金蟬,可有想法?”如來並沒有著急作答,而是把頭轉向了與他辯法的金蟬子。

眾人恍然大悟,論因果,辯論前世今生,這又是給金蟬子出的一道題。

“有,但是並不想說,這便是渡己與渡人的根本區別,師尊,還是你說吧!”金蟬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