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寅時 (5)(2 / 3)

我說起最近的事情,師父告訴我:為了讚美而去做什麼事情,就如被踐踏過的花草,存在已經沒有意義。是尊貴穢濁。遠避真正。凡是虛假,最終都會崩塌,隻是時間早晚。能夠把自己放低,對人恭敬,廣結眾緣,才是莊嚴自己。愚癡之人,一直都想要通過高尚的途徑去隨意判斷他人,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一直在努力了解自己。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眾人皆醉我獨醒。師父說我,你就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到最後往往看不清自身。不要因為別人的東西,給自己帶來煩惱。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就看你如何使用。

他告訴我,來是偶然,走是必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一個放不下的人,終究要背負自己和旁人的罪孽度過餘生。而去除內心當中的那些額外的執著、得失、是非、分別,便是一生要學會的功課。人要遁世,人要做事,二者調和,才能獲得人生的冠冕。用一顆平淡之心生活,用無為之心處事,用菩提之心待人,那因果就在其中。

在我們結束往日情誼開始新的完整之時,如何還能夠保持平靜安寧之心,如何在一個道理引申到實際,包括不能夠自主的事情如何去控製,是師父告訴我最近應該迫切思索和解決的事情了。

不做隨性之人,勇於承擔孤獨和寂寞,諸事考慮周全,為自己留有後路,保持做人原則,這些都是應該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與人群對立,相反,這些卻是盡力為他人考慮,對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對其他事物安排妥當的做法。一個人,需要小心保持內心與那些神靈溝通的能力,就可以保持平靜和安寧,輕盈地麵對以後的挑戰,讓人活得更加有力。

斷求念空,不願世榮,淡泊無為,以斯為樂。

一個人,隻能往內的思考,不斷自省,才可擁有向上的力量。這些來自於自我本身的曆練,帶著我們豐盛的意念,是擺脫恐懼和其他若幹雜念的最後目標。

師父最後說:出家是一時之念,修為是一生之事。

以人之正,渡己雍和。

山行

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特別是在某些夜幕低垂的時候,在房門緊閉四周靜謐的時候,才可以想到一些從來未曾提及的往事。這微寒的夜,怔怔坐在那裏,披著晨衣,對著幽幽的台燈出神。

最近唯一記得的一個夢是在漆黑的夜裏,突然發覺自己置身於群山之中,惶恐無可名狀地淹沒了我,我環顧四周,都是光禿禿的石頭,一彎新月,好像沒有什麼危險,但那無邊無際的懼怕,卻是毫不猶豫地滲透到骨子裏去。或許我並不是唯一在這裏的人,遠處有窸窸窣窣的聲音,無法辨認是什麼,我沒有呼喊也不逃跑,就站在那兒,和那夢中的夜緊緊依靠,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夢中,隻是覺得一切都會結束,然後別離。

夢醒之後的幾天,我依然費力想去回憶之後發生的一切,但絲毫想不起來,我隻覺得遠遠沒有結束,卻再也找不到可以順延下去的細枝末節,好似是被人硬生生掐走,後來我才意識到,或許是潛意識裏不要有這樣的記憶存在,被選擇性地丟棄了。不隻是我,所有人,都經曆過這樣的事情,雖每個人的際遇不同,感受各異,但都會有選擇一切丟掉一些的動作,經曆了過去,卻不知將來,但因為這不知——或者是遺忘,生命才愈發顯得無常。

人生就像一場舞會,教會你最初舞步的人卻未必能陪你到散場。我從不主觀輕易放棄任何事情,任何的丟棄都在內心裏有過掙紮,思量再三。但日子就像是渦輪一樣旋轉往複,你走的是如何的道,最終便有如何的歸途。看似是同樣的旋渦,但裏麵水一般的生活卻截然不同。

而在這暈了頭的輪回裏,不埋葬過去,不高看未來,不割舍珍貴,不留下遺憾,現在想來都如此的難,我們今天的種種,哪怕是那些看似無用的夢境,不都是過去生命的影子彼此交織重重疊疊的結果麼?